人人網市值縮水97%,社羣社交在中國可還有戲?

人人網市值縮水97%,社群社交在中國可還有戲?

或許那個曾被稱作中國版“Facebook”,早已忘掉初心,在社交的路上漸行漸遠了。

時至今日,人人網的近13年已然飄逝,一代翩翩少年成為匆匆青年,再也不會去人人網默默關注心儀的對象了。在大多數85後的記憶中,人人網(原名:校內網)絕對是所有人互聯網記憶中最濃厚的一筆。曾經無數內心炙熱的學子帶著對社交的渴望、帶著對世界的探索、帶著強烈的參與意識,聚集在人人網思考、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展示、分享自己的生活,關注、探求自己在乎的同學,那裡是中國社交領域形成的最早圈子和社群。

我們不得不感嘆,互聯網總會讓人們的記憶更加鮮活。2008年是中國人印記最深的一年,汶川地震、火炬傳遞受阻、夏季奧運會、三鹿奶粉……每件事都牽動著中國人的情緒,“垮掉的80後”衝到時代浪潮的前沿,振臂高呼,而人人網正是熱血的陣地。這一年超過2200所大學,1800萬學生在人人網討論、交流、分享、展示,自覺產生了互聯網早期的意見領袖(KOL)和“網紅”。

2011年5月人人網率先於紐交所上市,站在美國叫板Facebook,憑藉社交+遊戲的盈利模式,上市首日市值就超過了70億美元。2012年互聯網百花齊放,微博、微信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社交習慣,此時人人網的領袖開始撤離,社群優勢漸漸消逝,隨之而來的是普通用戶的告別。2016年人人網轉型直播平臺,人人網已是面目全非。2018年6月26日收盤,人人網市值跌至1.68億美元,已不足上市之初的3%。

我們曾有假象,是不是長大就意味分離。人人網送走一代青年,站在時光的門口,卻再也沒迎來下一波。人人網為什麼會興盛,因為互聯網浪潮渴望社交,人人網為什麼會衰落,因為錯失移動互聯網拐點,所謂成也機會敗也機會。人人網興起於校園,從誕生之初就不是主流社交陣地,人為割裂的社交場景無法滿足人們的原始需求,當年的大學生步入社會,也必然加入符合年齡層、生活場景的社交網絡之中。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實名制帶來的隱私侵犯,人們開始期待享受網絡匿名社交中的愜意與輕鬆。

移動互聯網縮短了社交時間,將昔日的巨頭人人網拋下了社交快車,同時也催生了移動社交市場的繁榮。在社交APP日新月異的驅使下,各種社交軟件橫空出世,陌生人社交APP成為當下社交新趨勢,垂直化的功能特點促使用戶量不斷增長,卻也相應的呈現出眾多問題。社交場景割裂讓人們不得不不同APP之間切換,違背了移動互聯網減少社交成本的初衷。不靠譜的陌生人社交體驗,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社交的恐慌與抗拒。

人們越來越渴望靠譜、有趣的陌生人社交,而這正是社群社交價值所在。社群社交為人與人之間的組織合作提供了新的方式,伴隨著技術發展帶來的社群深度和廣度的擴大,也為社群社交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未來,人們的交流不再受到地理空間限制,即使是最小眾的藝術愛好者也能找到自己的同伴。以人為本,基於興趣流的社群社交將會獨佔鰲頭。

當人人網的篇章落下帷幕之時,我們唏噓它窮途末路,卻更為懷念與之並肩而行的我們。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誰都是滄海一粟,又有誰可以代表趨勢的興亡。人人網遲暮,可基於社群鏈接的社交依舊星辰璀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