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孙杨事件的指使者?莫让运动员成为“牺牲品”

亚运会游泳比赛24日晚落下帷幕,对于中国游泳队来说,本届比赛的焦点不在成绩上,而在孙杨的领奖服之争上。一定程度上,这是超越了运动员个人、游泳队这一团队,出给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体育的一道难题。

在一片指责孙杨的声音中,极易让大家忽略,孙杨难道在繁忙的训练之外,还有精力处理这些事情?那么,到底是谁,或者是哪个团体,指引这孙杨在这条充满非议的路上勇往直前的呢?

谁是孙杨事件的指使者?莫让运动员成为“牺牲品”

200米自由泳颁奖,这是孙杨最想穿的。

孙杨哪有精力考虑这么多

曾在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上蝉联100米、200米蛙泳冠军的日本泳坛名将北岛康介,这次也出现在亚运泳池边,他为中日之间的激烈竞争感到高兴,而谈起孙杨,他毫不犹豫地表示:他是超级明星!

徐嘉余在夺得个人第四金后,也表示,孙杨是大哥,自己终于在孙杨不在的情况下,证明了自己也能拿冠军。

毫无疑问,无论是外界看来,还是内部共识,孙杨都是中国游泳的招牌。可能在亚运会还不怎么觉得,当到了奥运会、世锦赛这样的舞台上,才会显出孙杨最大的价值。

这次在雅加达的孙杨,他不需要靠成绩说话,尽管他也在努力地完成一届亚运会自由泳大满贯,但这样的成绩,仍不足以让成为中国代表团的头号话题人物。

在领奖台上,孙杨制造了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最有争议的话题,没穿代表团指定的领奖服,用国旗或吉祥物遮掩领奖服上赞助商的LOGO,孙杨的动机很明显,他告诉大家,自己的赞助商是361,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为361站台。

这样一来,作为整个中国代表团赞助商的安踏肯定不干了,于是造了一波舆论,上升到国家形象和国家高度上来审视这一事件。孙杨肯定也受到了压力,他不能再为361站台了,却也不让安踏露脸,处理得十分精妙。

亚运会对孙杨而言,肯定不如对奥运会重视,但出现在赛场上,他的精力自己全在泳池中。他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在跟赞助商们斗智斗勇的。所以,大家应当都清楚一点,孙杨的这一切行为,背后有人在打理,孙杨恐怕只是按照“指示”去做。

谁是孙杨事件的指使者?莫让运动员成为“牺牲品”

800米自由泳颁奖,国旗遮掩。

谁是孙杨事件的指使者?莫让运动员成为“牺牲品”

4×200米自由泳接力颁奖(亚军),国旗遮掩。

谁在为孙杨出谋划策

如您所知,361是游泳队的赞助商,他们还单独签了孙杨。到了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中国代表团会也会有服装赞助商,这主要应对一些官方场面,诸如开闭幕式、领奖等场合,作为中国运动员,需要一个统一的外在形象。

矛盾就出现了。不只游泳队,其他像乒乓球队、羽毛球队、体操队、跳水队等,都有各自签的服装赞助商。他们在比赛时,仍然是穿自己队签的赞助商服装,可到了领奖时,则要遵守代表团的规定,穿代表团的。不然就会出现这次同站在领奖台上,孙杨跟队友穿不同服装的尴尬场面。

是的,游泳队其他人都可以穿安踏的领奖服,孙杨为什么就不穿,或者穿上了也要把LOGO遮上恶心赞助商呢?站在领奖台上,什么都可以成为“道具”,让安踏的LOGO无法随着孙杨传播。

而且孙杨这么做是有“前科”的,去年的全运会上,浙江代表团也有签约的服装赞助商,孙杨同样是用奇妙的手段,把人家的LOGO撕掉,贴上国旗,反正一点,容不得361之外的品牌。

我们无从得知,361跟孙杨的合同是怎么签的,是否有任何场合的排他性。若有类似条款,那显然是置孙杨于不义。因为像大型运动会,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把这种情形考虑进去,那就是对孙杨的不负责任。孙杨或许没意识到,赞助商绝对不应该没预料到。

孙杨也有自己的团队,这种团队主要是处理赞助事宜的,因为赛场上的事情,有国家队统一安排。明知道这样的合同有“漏洞”,还让孙杨签,那就是孙杨团队的不专业了。

孙杨在领奖台上的诸多举动,应当不是他随手所致,而是背后一个团队在一步步指引。至于这个团队的“真容”,一个是国家游泳队,一个是孙杨的团队。前者可能性不大,游泳队也是既得利益者,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他们首先就要讲政治,游泳队不敢这么猖狂。

也有一种说法,当初孙杨在低谷时,各方都在忽视他,一些训练、比赛的费用都要他掏腰包,只有361坚持陪伴着他,让他重新找回状态。因此,孙杨不惜一切方式,来回报361当年的“恩情”。

谁是孙杨事件的指使者?莫让运动员成为“牺牲品”

4×100米自由泳接力颁奖(亚军),吉祥物遮掩。

谁是孙杨事件的指使者?莫让运动员成为“牺牲品”

400米自由泳颁奖,吉祥物遮掩。

不要让运动员沦为“牺牲品”

这里并不是为孙杨开脱,作为一个运动天才,他需要把自己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赛场上。赛场外,需要职业团队替他打理一切事宜,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外对他精力的牵扯。像眼前这次,把孙杨置于舆论风头,他背后的团队,是不合格的。

孙杨自己也有责任,因为成绩和名声,他可是说是中国体育的一个特权人物。而在我们的体系下,有些时候规则会向特权人物倾斜。若说孙杨任性,那么这么多年来,各方面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孙杨的领奖服事件后,出了赞助商安踏的一番“气急败坏”的表态外,其他各方都保持着克制。现在大家关注的是,孙杨会不会因为自己不合规矩、打擦边球的做法,遭到中国代表团的处罚。是为孙杨这样的“特权”运动员网开一面,还是按规处罚,以儆效尤。不同的处理手法,对日后是否还会出现类似场面,有着直接的关联。

天才运动员,是中国体育最优质的资产。大多数运动项目,并没有职业化,可是一些明星运动员,又涉及到商业赞助,这迫切需要管理机构和运动员做好沟通,共同组建一个位明星服务的团队,来避免有可能遇到的纠纷,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我们的体育培养人才机制中,运动员从小进入专业队,从体校到市队、省队,最后到国家队,环境的封闭,教育的缺失,使运动员对于外面的世界,缺乏直观的认知。他们的一些任性行为,更是上上下下一直娇惯、纵容的结果。

契约精神,不是从天而降的,首先我们得审视这种精神在我们当前社会中的地位。体育不是一方净土,也承载不起大家的诸多美好愿望。

你会认为,刘翔两届奥运会的退赛,是他个人一拍脑袋决定的吗?但是他承担了所有骂名。及至十年后,许多当年骂过他的网友,去他的社交媒体下道歉,而那些既得利益者呢?

近年来,像易建联的扔鞋事件,郭艾伦、周琦领奖时的拉链问题,都暴露了中国体育在面对赞助商利益和明星球员利益时的“捉襟见肘”,这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像这次孙杨的作为,如果相关管理者有经验的话,早就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早沟通、早做工作,找到一个各方能够接受的方案,也不会出现这般尴尬局面,让孙杨来“背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