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发展迈向快车道

1928年5月,一场红色革命席卷了渭华大地。如今,这红色火种在渭华大地上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所讲:“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今年,是渭华起义90周年。为大力弘扬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华州区借助渭华起义红色资源,充分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把渭华起义纪念馆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在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实施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撬动乡村振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生活,充分宣传展示“富裕、宜居、和谐、开放”的新华州形象。

重温历史

补足“精神之钙”

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走进渭华起义纪念馆,站在高耸的纪念碑下,“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十个金黄色大字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但是,坚强的共产党人永远不会屈服,“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共陕西省委为了贯彻党的“八·七会议”和“省九·二六会议”精神,领导渭华地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开展了一系列的武装斗争,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极大恐慌。1928年2月底,渭南爆发了“宣化事件”,地方反动当局借故逮捕了四十余名中共党员、共青团员。这一事件成为渭华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3月,中共陕西省委随即决定:在党的力量强大、群众基础较好的渭华地区举行起义。5月,在中共陕西省委和中共陕东特委的领导下,渭华农民武装与共产党领导的许权中旅起义部队——西北工农革命军,在以华县(今华州区)高塘、渭南塔山为中心的渭华地区,发动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震撼西北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锻炼了陕西党组织和人民,积累了武装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为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发扬这种革命精神,华州区依托渭华起义红色资源,投资4亿余元,于2017年5月,开始着力打造渭华干部学院。

据介绍,渭华干部学院计划于201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单位,计划将渭华干部学院作为各自教学点和党性教育教学点进行支持和开展交流工作。届时,这里将成为渭南、陕西乃至全国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

党建引领

撬动乡村振兴

受红色文化影响,华州大力实施党建领航战略,让党建根植基层,助力脱贫攻坚,撬动乡村振兴,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这是我们的村史馆。”走进华州区柳枝镇张桥村,除了整洁干净的道路、整齐划一的青白瓦墙,该村的村史馆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据介绍,张桥村本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村。近年来,张桥村坚持党建统领,围绕“巩固增强农业产业、培育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为契机,深挖当地历史,建成了涵盖党建文化墙、张桥八景宣传墙、通村环村大道、村史和党史教育室,涵盖生态小湖戏楼水景区、石抱柏人文自然风景区、独秀石风景区和党建长廊休闲区等为主的“一墙、一路、两室、五区”旅游休闲区,延伸和拓展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如今的张桥村,一改旧貌,成了产业兴、百姓富、生态优的美丽乡村。

同样,君沙村汇聚党建促进创建的澎湃力量,帮助村上成立了拳心大白菜专业合作社,建成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300座,设立大学生创业示范棚以及建成4000立方米果蔬贮藏气调库延长产业链条和特色农产品展厅、果蔬交易市场搭建销售平台。这些现代农业设施的飞速发展,让村民富了起来。

传承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是革命先烈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不仅仅影响着每一个党员,也让每一个群众在革命精神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家风家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位于大明镇3公里处的毛沟社区,是天下毛氏发源地之一。毛家沟村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勤俭节约、崇德向善是毛氏家风的传承。

毛沟社区以“明礼守信和谐毛沟建设”为主导,以好人引领和家风家训建设为两翼,整合各类资金,注重生态保护,突出乡土特色和田园风貌。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农村活动开展,注重典型引领,定期开展好人评比,在全村形成了学先赶超、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正如习仲勋同志为渭华起义的题词:“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华州大地这片红色热土上,流着革命先烈的鲜血,后人将这“红色血液”汇聚成红色力量,并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不断推动着华州区向前向好发展,激励着中国每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