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美丽的风景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文明出行、保护环境,是大家都应该做的。

有些人喜欢在石头上留下“xxx在此一游”,这是很不文明的现象。小编看着美丽的风景被刻上了字,真觉得可惜。好在,现在大多数游客素质高,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然而在10月1日,西湖边就出现了不雅的乱涂乱画现象,让大家颇为不满。位于北山街保俶路的“杭州西湖”石碑被人涂写。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在石碑的左上角,有七个红字歪歪扭扭,大约是写着“平文涛”、“无砂之禅”,“平文涛”应该是一个署名。

随后,西湖景区湖滨管理处的科员江志清第一时间将情况通报给景区管委会,西湖景区湖滨管理处监察一分队徐志军队长立即到现场,用清洁剂进行清洗。徐队长分析,字看着像油漆或是水彩笔之类写的。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不少网友对这位乱涂乱画的人的行为感到愤怒,还有人直言其“欠杭州一个道歉”。

好消息是,今天,这名“平文涛”被抓住了。一名晨练的阿姨向工作人员举报有人在石碑上乱涂乱画,工作人员将其控制住,随后就报了警。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根据《杭州市公园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属地将对这名破坏者进行批评教育,并由其承担清理费用。公安则需要根据调查结果,视情节严重性和影响力,对其进行相应处罚。

警方通报,平文涛,男,1982年生,河北邯郸人。目前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将根据情节严肃处理。

目前,钱王祠附近石碑上的字迹,湖滨管理处工作人员已经清理干净。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不少网友大赞“抓得好”,让他“下次出门带上素质”。也有人大叹这种令人讨厌的行为其实屡见不鲜,光教育一番无济于事,还是要提高违法成本,引以为戒。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的留言。如今,回音壁已被栏杆围了起来,游客无法触摸到回音壁的墙砖。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颐和园廓如亭外面的砖墙上被刻了好多游客的名字。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有游客潘湃在乾陵景区的石马上。他们所攀爬的文物为露天石刻群,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距今1300多年。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2015年上海自然博物馆刚开门迎客没多久,因为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导致科莫多巨蜥的爪子被弄断,海水触摸池里的海星死亡。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为了让游客不破坏文物,景点也想了不少办法。在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为了防止游客进入景区内的著名景点拍照,同时也出于保护雅丹地貌和游客安全的考虑,景点周围布下了密密麻麻的“刺猬阵”。

这个“刺猬阵”看起来吓人,却并不伤人,但足以“震慑”想要进去拍照的游客了。据悉,在公园的几个重点景点旁都有围栏,一些维护不是因为黄金周才做的,是开园了就做的。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网友觉得这也挺无奈的,为了防部分人的不雅行为,才做出这样的无奈之举。希望大家都能文明游玩,不要破坏景物。

全国人民都在找的游客“平文涛”被抓到了,被抓时他居然在


国庆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想亲近自然并留下点什么的心情可以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没有人喜欢看被破坏的风景。之前的游客在各种石砖上留下“到此一游”,看着心疼又无奈。

讲道理,在石头上刻字,小编总会联想到墓志铭一类的东西。能让人记住的人即便到了个不知名的地方,都能使这地方有名起来。而无名之辈,就算在多处名胜刻下名字,仍是无人问津。

其实,在前两年国家就出台了相关政策保护环境。2016年5月,原国家旅游局修订发布了《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一批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3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 根据相关规定,经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委员会审定,三名游客纳入旅游不文明游客记录期限均为3年。截至目前,共有35人被纳入旅游“黑名单”。

做一个有素质的人,保护环境,也是在保护大自然的馈赠。


来源:宣克炅综合自浙江24小时、都市快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