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上篇說了我國建國之後50年代的手槍,從51式到59式一竿子手槍走的都是抄抄抄的路子,不過也沒辦法,誰叫那會我們工業基礎差呢。那麼今天咱們來聊聊60-80年代,咱們的手槍走了那些摸索之路。

上一篇說到過咱們警用手槍方面有52式這種仿德國PPK的,也有59這種仿毛子馬卡洛夫的,但隨著50年代後期中蘇交惡。手槍的設計製造一度沒發開展,但咱們也不能老被毛子掐著脖子走啊,連自行研發手槍的實力都沒有還怎麼混?而54式因為使用了7.62x25的託卡列夫彈導致穿透過甚,而且怎麼也還是個毛子貨。所以不行,必須還得搞出自己的手槍。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64式:

實際上,64式手槍也不算自我研製。總的來說是結合了52和59的一些特點,確切點說是PPK和馬卡洛夫的特點。比如照門,擊錘,保險,擊針之類的抄馬卡洛夫;扳機,套筒,空倉,握把又抄PPK。彈藥的話自研了類似.32ACP(7.65x17sr)的7.62x17,但最大不同在於.32ACP是半凸緣的,而自研的是無凸緣。口徑雖然略有差別,但64式手槍彈是可以塞入打.32ACP的手槍裡發射的。然而又因為沒那點凸緣,所以入膛會深一點。導致擊針經常打不著底火...而.32ACP彈是沒法用在64上...

下左邊.32ACP 右邊64式彈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然而64被咱們吐槽的也多,尤其被稱為小砸炮;是的,這貨動能220J;不過作為警用手槍是差不多夠了,只是和54這種480J的二踢腳比起來確實弱。而且由於槍身表面處理的又特別柔順,開槍聲音小,尺寸也小,總被公安幹警吐槽這貨威懾力不夠。而且彈容量7發,但彈匣彈簧又差,往往只上個3-5發。鳴槍示警之後又少一發,火力是真心捉急。

另外過小的槍口動能往往在執行任務上有問題,比如數次瘋牛野豬什麼的闖市區。用64小砸炮真的難打死,到最後都是79衝或者54手槍出來解決問題。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77式手槍:

其實64式雖然64年就定型,但是因為特殊年代的原因,正兒八經量產已經到了80年代。在此期間,還有一款差不多大小,主要配給軍官自衛用的手槍-77式。講道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在有64式的情況下還得開發一款77式,這兩貨都用64式小砸炮手槍彈,威力一樣小,握把尺寸也一樣小的讓人得翹蘭花指才抓得住。等於說64式上被吐槽的毛病在77上幾乎全有。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77最有特點的地方應該是它的扳機護圈,你以為他是個扳機護圈,其實它是一個和套筒連一塊的玩意。也就是說,如果出現卡殼之類的需要拉套筒。你只需要扳這個活動護圈就能帶著套筒完成退彈,上膛。也就是說你全程只需要用一隻手,但費勁是認真的...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67式微聲手槍:

67一開始也叫64式微聲手槍,當然和上面那個64不一樣。這玩意主要是設計用作特工,特戰摸哨用的,他挺有意思的一點是有兩種射擊模式,一個是和傳統半自動手槍一樣,打一發扣一下扳機;而還有一種是手動模式,也就是像你們小時候玩的手拉BB槍一樣打一發拉一次套筒。這個設計主要是為了避免半自動模式下,槍機套筒復位時候發出機械碰撞聲。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子彈的話和64式的7.62x17通用,但如果要用作摸哨,一般選用特製的亞音速彈。槍口動能只有120J,這個動能差不多就是。大冬天你朝著馬路對面射一個穿著大襖子的人,命中他之後對方發出憤怒嘶吼找你幹架,而且在疼痛之下攻擊力Buff。

這把手槍當時我們援住猴子不少,猴子拿它摸了不少美軍;而後我們又拿這手槍去摸了不少猴子。

64微和67微在消音管上有所不同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80式衝鋒手槍:

這玩意純粹是老爺們拍腦袋的情懷產物,看樣子就長得和盒子炮似的。本身研製的目的是裝備給二線人員最為個人自衛武器使用的,技術上沒啥好多說的,抄老古董C96自動型,子彈是54用的51式手槍彈。而且因為槍機行程短,射速高達850-1150發/分鐘。以手槍來說完全hold不住。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另外比較有趣的是,除了和盒子炮一樣可以使用槍套作為槍托,我們還設計了一種摺疊刺刀槍托。然而我並不知道這個有什麼卵用... 這種尺寸的衝鋒手槍本身尺寸就過大,裝上槍托之後更大,還不如上衝鋒槍。而不裝槍托的話壓根hold不住後坐力。而且因為槍管較薄,套筒也不利於散熱,連射時候槍管槍膛升溫很快,連射幾個彈匣之後容易走火。所以後來也不了了之...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84式微型手槍

從60年代到80年代,全世界範圍內的恐怖主義抬頭。而且可憐的飛機整天被劫,但是普通手槍如果在狹窄的機艙內射擊,容易誤傷乘客不說,玩意打穿了機身導致艙內失壓就不好玩了。所以咱們開發了一支方便空中安保隱蔽攜帶,而威力弱的可憐的微型手槍。子彈是基於64手槍彈改的,降低了裝藥,彈頭也從鉛芯銅披甲改成了橡膠+鉛底座。動能只有可憐的80焦耳....要是不正對著腦門估計都能被頭骨跳彈。

不過這貨雖然作為槍沒啥表現,但在禮品界發揚光大。

咱們的國產手槍之路系列,60-80年代篇 走彎的摸索之路

總的來說,60-80年代咱們國家經歷的事兒也多,手槍這種東西在當時的大環境當中優先級並不高。所以產出的手槍基本都是被黑的對象,下一期和大家在談一下92式和那些仿製的外貿手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