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三四月份,在大地回暖,陽氣升騰的狀態下,漏底,積極地充當春之馬前卒,直接掀開嶄新的“世外桃園派”面紗,將飄忽、神秘、清新和浪漫的田園風味,撒向四方。

山村裡,花草已成行,聚集在一起,小喇叭開始廣播“廣闊進行曲”,意欲廣闊起眼界,廣闊起鏡像,廣闊起小村,廣闊起春天。

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山谷最值得砸吧的意味,在那第一縷陽光,將升未升時。此時,煙雲,在漏底山谷的入口處,丈量著山的腰圍;在漏底的蓄水池,臨水照鏡。煙雲時而,密集地鉤卷出一團棉絮,時而,又稀鬆地拉出一條銀鏈。

山路上,杜鵑也已經開始著手映山紅了。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山谷裡,無論是遠景和近景,都以一副討人喜,招人愛的姿態,亮相。真羨慕,身背多個相機的攝影師,不用把清晨最美的時光,浪費在不斷更換鏡頭上。

清晨的疏筆淡描,色塊線條,桃紅柳綠,適合用廣角,來發揮大場景敘事。而裊裊炊煙,往來村民,往日重見,又適合用長焦,來特寫生活的載體。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春天,愛在此盛大登場,估摸是因為它早就明白,漏底有可供打上“防偽標籤”的特質。這裡不僅有淹沒在花海中的“防風外套”般的土牆顏面,還有樸素自守、向內而生的清明美感。

這些特質,能攪動春的血液,和著心思流動。春,在這裡,用色調濟濟,用鬧中有靜,來拋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單音節往復。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油菜花,蘿蔔花,桃花,三個不同的色系,被春一起甩出來,互為映襯。蘿蔔花透著一股清涼自生的靜,給生猛活潑的油菜花圍上節制的界限。而低頭走著四方步的牛哥,保持著對光明出路的信心,看似內心有光,因桃花在側,正用目光施肥。

田間的大樹,則在給周邊的野花和雜草,上示範課,主題為“如何長高到參天”。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遙想當年,上山下鄉如果可供選擇目的地的話,這裡應該是熱門選項。概因這裡沒讓凝固在腦海中的歲月記憶,憑空比劃。

早起的村民,挑一桶水,摘一籃菜,扛一擔肥,扎些掃把,犁一口田,這些往日肥肥的日常清晨,依然清晰可見。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村裡依然保留著供銷社,櫃檯還是那種古老的木頭架子,玻璃窗面的款式,各種日用品和吃食,在裡面一字排開。

想當年,最為留戀的就是裡面的餅乾、糖果和乾果,一糖一果一餅,就有足夠的平安喜樂感。

那時,人們的購買力並不豪爽,半斤一斤地買,打個“三角包”就夠了。鹹鹹的話梅,論個賣,5分錢一個,一點一點地吃完果脯後,再把話梅核含在嘴裡,吮吸半天,歸入記憶深處的美味。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那年代,毛主席的魅力無人能及,供銷社的買賣用語,社會上,曾一度流傳如下經典對白。

中學生:“關心群眾生活--給我拿支鋼筆。”

售貨員:“為人民服務--你買哪一種?”

中學生:“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多拿幾支讓我挑挑。”

售貨員:“反對自由主義--不讓挑,買哪支拿哪支。”

中學生:“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你就多拿幾種讓我挑挑吧。”

售貨員:“在路線問題上沒有調和的餘地--說不挑就是不能挑。”

中學生:“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為啥不讓挑?”

售貨員:“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不為啥,不讓挑就是不讓挑。”

中學生:“注意工作方法--有這樣賣東西的嗎?”

售貨員:“一切權力歸農會--愛買就買。”

漏底的春天,就這樣,沒有什麼高大上的事物,但隨處都是有眼緣,有觸感,有手感的物事。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玉山漏底:花草已成行,山谷意味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