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石家庄的古城楼,堪比古罗马的凯旋门,却很少有人知道他!


石家庄正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说,九楼之首自然是阳和楼,“九搂匝地拱阳和”。历代帝王、文人雅士多登楼观景,赋诗题字。元代诗人刘因在《登镇州阳和门》中写道:“北望云开岳,东行气犯星。凭阑天宇在,人事听浮萍。”明朝袁宏道在《王郡丞邀饮阳和楼》中称赞这里“十丈朱旗照水殷,家家箫鼓乐江山。千峰如画供杯酒,不道清时是等闲”。

1280年《修阳和楼记》写道:“阳和楼者,镇府巨观也。横跨子午之逵”。“每登于斯,南瞰滹水,北瞻恒岳,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飘然若出尘世,御天风于九霄之上”。

1933年4月16日,我国著名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来正定考察古建筑,他这样描述阳和楼的庄严与雄伟:“在大街上横跨着拦住去路,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

阳和楼在文革中被毁,梁思成老先生十分痛惜,多次建议重建,因为阳和楼在中国建筑史、尤其是元代建筑史中是"孤品"和"奇迹",无可取代。

本次阳和楼复建工程设计方案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承担,复建工程项目主持人郭黛姮是清华大学教授,她也是古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弟子,曾主持维修过杭州雷峰塔重建等工程。此次复建主要参考梁思成先生当年的图片、测绘等资料,郭黛姮说当年因为战乱等原因,“时间很紧迫,梁先生来不及画很细的图。譬如城台上大殿的斗拱,我们结合他当年的图片推敲,再参照历史上同时代的做法,最终确认了确切尺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