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這些情況,小心你被人嫉妒了!

嫉妒這個東西,有時候比吸毒還可怕。

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能位列七宗罪之一,威力可不是隨口說說那麼簡單的。最可怕的就是,人人都有嫉妒心,而且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爆發。偶爾小爆發一下也算怡情,一旦洪荒之力沒控制住……

完全有可能是悲劇啊!

嫉妒發病階段:惡語中傷

這個階段,簡單來說,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用一些看似很正義、很高大上的理由,抨擊那些自己暫時還做不到的事情。典型的特徵是,說起話來酸溜溜的,方圓好幾百裡,都能聞到醋罈子打翻了的味道。

你新買了個iPhonex,心裡美滋滋的,總有人會過來假裝關切地說一句:

“哎喲,小心手機爆炸啊!”

然後身邊的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

“是啊,現在蘋果都不如國產機了呢,價格那麼貴,性能也不見怎麼提高,買蘋果完全就是有錢沒地方花嘛。”

“你可別這麼說,人家有錢,讓人家花去唄,又沒花你錢,你心疼個什麼勁啊。這個世道,到處都是願意當冤大頭的,咱攔著幹什麼?”

“這擺明了是炫富啊,有什麼可炫的,她的錢是她自己賺的嗎?還不是她父母給的!拼爹有什麼了不起的!看我多懂事,多心疼我爹媽,我平時什麼都不會跟他們要!”

買不起就說買不起,理由還真多。

更有甚者,還把嫉妒心上升到道德層面了。

好不容易你和老公的年假可以一起休了,你們決定去日本看看。日本離東北挺近的,機票並不貴,時差也比較小。一路上,你特別興奮,看到任何喜歡的地方都要拍照,然後發微博、發朋友圈,也算給自己留個紀念。

這下,吃瓜群眾不淡定了。

“哎喲,不就是出了趟國嗎?去的還是那麼近的地方,至於這麼顯擺嗎?要是我,肯定去歐洲,沒錢就不要去旅遊,誰旅遊不去個好點兒的地方呢?”

“納尼?去日本?這時候還去日本呢,真不愛國。南京大屠殺的同胞白死了?那些犧牲在抗日戰場的解放軍們,白白浪費性命了?你還去日本消費!祖國真是白養了你。”

“是啊,沒想到他們平時看起來人模人樣的,內心居然這麼不愛國。真是看錯了他們,交友需謹慎啊。”

其實,嫉妒就是嫉妒,根本不用說得這麼冠冕堂皇。如果你有時間、有假期、有足夠的錢,加上你也有老公的話,說不定你往日本跑得比誰都勤。

有以下這些情況,小心你被人嫉妒了!

嫉妒發病階段:蓄意破壞

惡語中傷只是一種排解嫉妒的手段,說說也就罷了。上升到蓄意破壞的階段,那就真是一個嚴肅的事兒了。蓄意破壞者的潛臺詞是:你憑什麼過得比我好?不行,我不好,你也得陪著我不好。

大學的時候,導員在就業指導課上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曾經有個挺優秀的女同學A,各方面條件都很突出,還沒畢業,就在某知名傳媒公司的校招面試中脫穎而出,只剩下最後一關,通過了就有offer了。

A很高興,老師也很為她高興。此後,她每天都在為最後一輪面試做準備,早上的時候早早起來晨讀,動不動就泡在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就算晚上回到寢室,她也時常穿上西服讓室友給她模擬面試。這個機會,她真的是超級重視。

但意外的是,面試還沒開始,A就收到了電話通知,說她的同學實名舉報她在期末考試中有作弊行為,雖然沒被校方發現,但是公司是不會錄用一個不誠信的員工的,所以她最後一輪的面試資格被取消了。

A當時就蒙了,說她從來就沒有作弊過,考試的成績也都是真實的。

不過她的解釋並沒有什麼用,這種大公司,想去的人實在太多了,優秀的人才也很多。公司不會為了一個還不知道能不能被錄用的面試人員而去調查一個舉報的真偽,一是沒時間,二是沒必要。即使這件事她是被冤枉的,一個人能被人舉報,也說明她的人際關係處理得不是很好。

而舉報她的,正是她的室友。她不知道的是,她室友也跟她參加了同一場面試,但是第一輪就被刷掉了。這位室友覺得,從大一開始,有A在場的地方,她就永遠低A一頭,這一次,她一定要把A拉下馬。A氣不過找她理論的時候,她理直氣壯地說:“憑什麼你家境好,你長得漂亮,老天就永遠眷顧你?”

但我想問這位室友:你曾經像A一樣努力過嗎?捫心自問,在家境好又長得美的A努力學習的時候,長得沒那麼美、家境也不太好的你,是不是在忙著跟男朋友逛街、卿卿我我呢?

嫉妒真可怕,隨隨便便就破壞了一個人的夢想。

在這件事裡,至少兩個人之間還存在競爭關係。有些人甚至跟對方根本沒有直接的利益,只是因為嫉妒就破壞他人。我想起了剛參加工作時的一件事。

當時我們部門在做一個演講比賽。這個比賽其他部門曾經也做過,但是那個部門做得比較失敗,參加的人數比較少,聲勢也比較小,所以集團的領導層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個比賽存在。

第二年又到了公司做內部比賽的時候,公司的領導還想把這個比賽交給那個部門,可那個部門的員工連連推脫。是啊,做這個比賽費力不討好,領導還不重視,有時間還不如多歇歇呢。最後,推來推去,這個比賽就交給了我們部門的兩位新人負責,還美其名曰:給新人一個鍛鍊的機會。

這兩位新人也是剛到工作崗位,做事特別積極,拿到任務之後,就開始制定方案。從比賽主題到整個流程,兩個人經常加班到後半夜。有天集團的領導下班晚了,看到我們公司還有兩個人在加班,很好奇,就過來看看他們到底在幹什麼。

兩位新人很幸運,得到了和集團董事長直接交流的機會。董事長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比賽,應該動員全公司的同事積極參與。於是,第二天他就在管理層大會上說,積極參加公司舉辦的各種活動,是對活動舉辦者的一種尊重,也是積極對待工作的一種表現。凡積極參加比賽的員工,在年底評優時應該重點考慮。

這個命令一下達,參加活動的報名人數激增,這個比賽成為了公司最受關注的活動,那兩位新人也因此迅速被大家認識了。

活動進行得有聲有色,推掉活動的那個部門的員工腸子都悔青了。到總決賽的時候,公司覺得應該讓員工公開展現一下自己的風貌,就將總決賽安排在了酒店裡。誰曾想,在比賽的過程中,竟然出現了嚴重的Bug——原來有人偷偷換掉了比賽的U盤。兩位新人又沒什麼危機公關意識,以致於後半場的比賽很尷尬,讓公司顏面盡失。

結果,當然是兩位新人受到責罰,公司管理層決定以後再也不做這類活動了。這就是嫉妒心氾濫的結果,真是損人不利已。

有以下這些情況,小心你被人嫉妒了!

嫉妒發病階段:釀成悲劇

這類事件真不少見,社會新聞上每天都有報道。什麼“姐姐嫉妒家裡人寵愛弟弟,對弟弟進行毆打,甚至將其殘害”啦,“嫉妒同窗學習好,在教室的飲水機裡下毒”啦,“嫉妒朋友家裡有錢,將朋友的全家殘忍殺害”啦……這種事情實在太多了。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班裡有兩個挺漂亮的小姑娘,一個學鋼琴的,就叫她小琴吧,一個學跳舞的,就叫她小舞吧。小琴和小舞總是包攬學校大大小小演出的各種獎項,深受同學們喜愛。兩個孩子的家長當然也以此為傲,到處說自己家的孩子有多優秀。有段時間,學校要做“校園之星”活動,就是從學生中選出一名校園之星。這兩個孩子的勝算肯定是最大的,所以兩個人都開始了更加努力的訓練。

小琴比較外向,小舞比較內向。有天兩個孩子剛好碰見了,小琴就跟小舞說,她已經考下來水平證書了,而且校長家的孩子跟她一樣,也是學鋼琴的。舞蹈很無聊,校園之星肯定非她莫屬了。

小舞聽了之後很傷心。但是她因為性格內向,即使內心再怎麼煩惱,也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這件事,可從此再也沒人在舞蹈房看見過她。

直到有一天,趁著小琴午睡,小舞做了一件自己和別人都永遠無法原諒的事:她拿刀砍向了小琴的手

小琴的手被砍斷了神經,縫合得不太好,雖然不影響日常生活,手指卻再也達不到成為卓越的鋼琴家所需要的靈活度和力度了。她還可以繼續彈鋼琴,但終生也不可能成為專業的演奏家了。

這真是個殘酷的故事。現在我也不知道小琴最後到底怎麼樣了。而小舞,犯事兒的時候因為尚且年幼,並沒有得到太重的處罰,只是從此以後更不願與人交流了。她心裡的感覺,可能只有她自己懂。

嫉妒心,有時候真的很可怕。它不是武器,有時卻能奪人性命。每個人都有嫉妒心,看見比自己好的人或事,嫉妒是人之常情。在充滿正能量的人眼中,嫉妒是催人奮進的動力;反之,它就是殺人於無形的鈍器。

如果別人比你站得高,那就請你努力比他站得更高,而不是蜷縮在地上做別人的絆腳石。不然,就算他一不小心被你絆倒了,待他站起來,還是會高過你;而你,永遠只能是那個毫不起眼的絆腳石。

面對嫉妒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到比你嫉妒的人強。相信我,如果你通過自己的努力超過了他,那你的成就感,絕對比毀了他人的成功要好太多。一旦你試過這種感覺,肯定會愛它愛得要命!

不信就試試啊!

有以下這些情況,小心你被人嫉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