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八一隊降級,從此沒落於中國足壇

如今,中國足球為了衝擊四年後的世界盃,正在組織25歲以下國腳參加軍訓。

二十年前八一隊降級,從此沒落於中國足壇

曾經,有一支真正由軍人組成的球隊,在中國足壇叱吒風雲。

他們不用軍訓,他們每天都是軍訓。

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這支球隊經歷了數次升降級,最終解散。

大家都熟悉,八一隊。

二十年前八一隊降級,從此沒落於中國足壇

整整20年前,這支培養了賈秀全、朱波、郝海東、江津、胡云峰、李雷雷等一眾國腳的勁旅,被四川隊的彭曉方,一腳踢到了甲B。

雖然後來八一隊重整旗鼓,又回到了頂級聯賽,但時間不長,就又降級。

可以說,1998年那次降級,是八一足球隊走向徹底消亡的開端。

八一隊成立於1951年,是新中國最早的足球隊之一。

此後多年,八一隊一直是國內足壇的強隊。

先後奪得7次全國冠軍。

尤其是,因為八一足球隊的完整體系,這裡是中國足壇青訓力量的強大基地。

曾幾何時,踢球的少年們以入伍為榮。

部隊待遇好。

二十年前八一隊降級,從此沒落於中國足壇

事實上,除了大家熟悉的軍旅球員,曾雪麟、徐根寶也都曾是八一隊的一員。

後來,皆是名宿。

從教練到球員,八一隊為中國足球貢獻了巨大力量。

好日子一直到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八一隊的體制,顯得與大環境格格不入。

其實在之前一年,八一隊剛剛開始嘗試拿到體制外的收入——北京豐臺體育場承辦八一隊主場比賽,還支付2萬元承辦費。

這讓八一隊感到新鮮。

為了慶祝主場設在豐臺並且還有2萬元"外快",八一隊特地宴請賓客,花了3萬元。

可見,當時的八一隊,對錢並不太在乎。

職業聯賽開始,八一隊無法轉變成為俱樂部,但因為實力強勁等原因,足協還是允許八一隊作為特例,參加甲A聯賽。

二十年前八一隊降級,從此沒落於中國足壇

1994年到1998年,八一隊的主場從太原到西安,從昆明又輾轉到石家莊。

承辦費越來越高,但成績卻慢慢下滑。

在其他球員大肆引進內外援的背景下,八一隊只有輸出,沒有引入。

1994年時,23歲的郝海東就成為了球隊的核心。

二十年前八一隊降級,從此沒落於中國足壇

也是在那年,郝海東因為毆打廣東隊外援,被禁賽半年。

事實上,那場比賽,那名叫克雷格的外援,是被群毆的。

按當時媒體的話說,論打架,八一隊遠比地方隊更有戰鬥力。

二十年前八一隊降級,從此沒落於中國足壇

1996年,八一隊奪得聯賽第三——這也是他們最後的風光。

不過,在那個賽季結束後,球隊的王牌郝海東,轉會大連萬達。

為了去真正的俱樂部踢球,郝海東甚至放棄了自己少校軍銜,轉業了。

1997年勉強保級後,1998年,八一隊終於沒能留在甲A。

那年聯賽最後一輪,八一隊客戰四川。

事實上,雙方都有默契,四川隊無意難為八一。

不過,彭曉方一腳遠射,意外地攻破了八一隊大門。

此後,四川隊也想"放",但八一隊竟然自亂陣腳,組織不起進攻。

就這樣,曾經風光的八一隊,有些窩囊地降級了。

二十年前八一隊降級,從此沒落於中國足壇

後來,雖然青訓實力強大的八一隊,又頑強地殺回了甲A,但終於還是倒在了中超誕生的前夕。

2003年,八一隊正式撤編解散,球員各自去找出路。

二十年前八一隊降級,從此沒落於中國足壇

從此,中國足壇再無軍旅。

而對於職業足球的發展來說,這,再正常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