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資深導遊講述:世界各國遊客之分析

作為一名資深導遊,我帶團十餘年,接觸國內國外遊客無數。期間有無數趣事,有的讓人會心一笑,有的讓人捧腹大笑,有的讓人哭笑不得,有的發人深省,真是數不勝數,簡直可以寫一部導遊界荷馬史詩。今天跟大家分享帶外賓團時的那些妙人趣事。

一、印度客人


首先隆重介紹下印度客人。

每次接待印度客人我都心裡發慌,因為他們的印式口音英語真的讓人頭疼。尤其印度大媽,話巨多,語速又快,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們英文特好,每次帶印度團,我都是靠手舞足蹈加翻譯軟件跟她們完成各種深層次交流。

同理還有中東其他國家,比如土耳其、伊朗等客商。每次廣交會,我都覺得用盡了洪荒之力。

說說一讓我印象深刻的印度大媽。

這位印度大媽和老公一起來的中國,我負責接待。夫婦倆50多歲,大媽很愛說,大叔幾乎插不上嘴……

機場接到他們我就寒暄,我問大媽:

Is this your husband?(這個是你丈夫嗎?)

她回答:Yes,yes, this is my husband。(是的,是的。這個是我丈夫。)

我扭過頭,問那大叔:Is this your wife?(這個是你妻子嗎?)

大媽立馬替丈夫說道:Yes,yes,this is my wife!(是的,是的,這個是我妻子!)

以前我以為這種事只是段子而已,那次才知道藝術真來源於生活啊!

我帶過的印度老年人,往往連一些基本常識都沒有,但卻常常顯出莫名的驕傲自大。不過一般來中國幾天後,他們那些莫名的驕傲就會隨著見識到中國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而遭受毀滅性打擊。

有一次,我們去的一個景區有片很漂亮的竹林,團裡的一位印度大媽問我:is that suger cane? (那是甘蔗嗎?)

還有一次一個搭團的印度領隊問我,為什麼你們中國還在使用筷子,你看我們印度,已經學習了西方,用刀叉了。我回答說,這是我們的傳統。

我又反問他,印度人吃飯,傳統是使用什麼?

他說:Hands(手)。(此處請允許我出現一個出於禮貌不失中國人風度的笑容。)


一個資深導遊講述:世界各國遊客之分析


二、美國客人


美國客人一般深受我們英文導遊的喜歡,他們性格比較開放和善,素質較高。

有一次在海南三亞接待豪華遊輪,遇到兩個美國老太太,歲數加起來有150。我帶她們去逛南山景區一個叫長壽谷的小景點。那個景點平時幾乎沒人爬去山頂,都是在大門口那個大大的壽字旁邊裝模作樣拍個照就完事了。我跟她們開玩笑說,中國人覺得這個長壽谷爬上去就最少活到99歲。倆老太太開心極了,這激發她們爬山的熱情。最後她們真的爬到了山頂。那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爬到山頂,連上帶下一共3個多小時。

我在山頂喘得跟個鼓風機一樣,羞愧地看著這倆精神抖擻的老太太,心裡那個恨自己嘴賤啊!

中間有個小趣事,爬到一半的時候,兩人正在休息,山下走過來一箇中國老太太,氣喘吁吁,她衝我的客人笑了笑,然後她們開始了簡單的對話:

美國客人鼓勵中國老太,說:Go, go! (加油!)

中國老太以為外國人說山谷很高,而且好像很驚訝於自己能夠聽懂,激動而又懇切地說:對對,高!實在是高!

還有一點非常有趣,大部分老美都特別喜歡逛中國的菜市場。沒錯,就是咱們最接地氣的菜市場。他們歐美都是大型超市,所以他們對我們的菜市場非常感興趣。

有一次帶著一群美國老太太在菜市場看到賣烏肉雞的,一群人圍著烏雞拍照,聽到我解釋說中國女人坐月子用這個燉湯喝身體恢復很快,她們發出一陣陣驚歎,紛紛表示中國女人坐月子有很多地方是可取的。

我還接待過一些美國大老爺們,跟他們討論抗日時候的飛虎隊,表示深深的感激,嬉皮笑臉的美國老爺們也很嚴肅,認為那時候的日本人是納粹,太殘忍。

不僅是對美國客人,其實我帶外賓團的時候,經常找機會跟客人“不經意”地聊起日軍侵華那段歷史,讓國際友人知道我們的聲音,算是為國盡一分綿力。

“民間大使”不能白叫。我曾經接待過外交部的一名官員,他說其實民間的聲音在外交上也非常重要。我記住那句話,在那以後,我就不是導遊蘇蘇,請叫我鈕祜祿•蘇蘇。


一個資深導遊講述:世界各國遊客之分析


三、歐洲客人


歐洲客人素質普遍比較高。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丹麥人。丹麥客人很友好,一般來講,人很善良,很幽默,而且是特別深沉的那種。

我曾遇到過一位丹麥客人用自己的丹麥號碼,打電話給領隊的丹麥號碼:我在一個小攤買礦泉水,那人要我5元一瓶,可是我覺得3元一瓶就可以。我應該付他多少錢?領隊無奈:你付他3元或者5元,都差不多,但是我們兩個花的電話費肯定比5元多!

領隊後來告訴客人,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就給他打電話。比如買一些小東西,可以多付給那些人一點錢,對於客人來說這點不算錢,可對於那些賣東西的人來說,他們會因為多賺了2、3塊而很高興。客人聳聳肩:也對。

別的不說,我覺得這種心態就很好。

還有一次帶一對年輕的荷蘭戀人,我問他們:你們覺得法國人怎麼樣?

客人答曰:他們太摳。

我有些愕然……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其他國家老外吐槽法國人了。

他們又補充:我們不喜歡法國人。我們的總理去過法國之後,回國時公開說:France is a beautiful country, but it is a pity that French people are living there!(法蘭西是個美麗的地方,可糟心的是法國人住在那裡!)

不過對法國人的摳,意見最大的是英國人,英國人憤怒地說,高盧雞就是鐵公雞(鐵公雞的梗是我聊天時普及的),永遠都不要想著拿他們一毛錢小費!

四、澳洲人


澳洲的客人大部分也是比較開放熱情的。現在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老外普遍都對我們中文感興趣。

一天,有個上了年紀的澳大利亞客人問我,現在中國都聽什麼流行歌曲?我想了想,周杰倫應該算老少皆知的了,就告訴了她。她問我哪裡可以買到CD,我說一般的音像店都可以買到。我心裡暗自嘀咕她這樣的年紀可能不太會喜歡周杰倫的風格。沒想到她來了一句讓我哭笑不得的話,她說,提高語言能力的最快方法就是先學會歌曲,等我聽了他的CD,我的中文也會進步得很快。

我頓時那個汗啊!我磕磕巴巴解釋了半天,才讓她明白周杰倫的歌對初學中文者是不太友好的……

在這裡插播一句題外話。以前我不知道周杰倫為啥那麼火,地位那麼高,後來帶香港臺灣團的時候,他們講起,以前有一些膾炙人口的歌曲都是翻唱日本的,一箇中島美雪養活了半個港臺音樂圈。港臺太缺乏原創,缺乏本土,周杰倫的出現填補了這項空白。


一個資深導遊講述:世界各國遊客之分析


五、以色列客人


以色列客人我接觸得也不少,其中有信教的。信教的猶太人對他們的食物要求很嚴格,她們週末做禮拜有個講究:不能帶錢,不能帶相機,不能消費,不能接觸帶電的東西,不可以乘坐電動交通工具。可以說,行動基本靠走。

禮拜那天(不是我們的禮拜,而是猶太教歷的禮拜),我們不能坐車,所以司機師傅就休息了。我帶著客人綠色出行,走去了一個廣場,領隊讓我事先找了一個會打太極的人教客人打太極。

老師教得很細心,客人學得很專心,我還真有些感動。以色列客人有時候比較事兒,但是如果凡事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很多時候也可以理解他們。

這幫可愛的人終於要回酒店了。到酒店之後,我心想,終於可以回家了。可是,在酒店大堂,有幾個客人一把拉住我,把我帶到電梯前……我說你們不可以坐電梯,爬樓梯吧!客人解釋說,如果有人幫他們按按鈕,他們就可以坐!

我有些暈,原來還可以這樣操作,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掩耳盜鈴這個成語。不過我還是幫他們按了樓層,可客人又把我拉進電梯,讓我一會兒幫他們開門,因為門卡也是帶電的。

我幫客人打開房門之後就回家了,路上突然想到,其他客人怎麼辦呢?果然不一會兒,我接到酒店電話,說有很多客人,上午出去時沒有鎖門,只是用紙條把門鎖擋住……現在整層樓都響著刺耳的門鈴報警聲。

以色列團比較難帶,算是外賓團裡最不受待見的那種。有時帶團時碰到朋友也在帶團,問他:什麼團?對方答曰:美國!他反問,你呢? 唉,猶太人。在餐廳或者景點,也時常能聽到帶以色列團的導遊聊天,話語中總帶著對猶太人的鄙視和氣憤。

平心而論,以色列團確實難帶,但是我有一點感觸就是,再難也不要被他們同化了,變得也斤斤計較,處處算計。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很艱難,用他們自己的話說,“The countries around us are all enemies.”(圍在我們周圍的國家都是敵人。)這樣的環境造就了他們的性格特點。何況據說抗日和建國後他們也是幫我們很多。就衝這一點,也不該計較了。


一個資深導遊講述:世界各國遊客之分析


六、關於老外對中國美食瘋狂的二三事


有個段子說,有個老外來中國前,放出豪言壯語,他要一年內吃遍中國美食,現在五年過去了,他還在四川……

大部分老外超愛中國菜。有一次碰到一個第一次來中國的美國人,下飛機第一天就挑釁說,感覺中餐在美國很低端,都沒有擺盤。我說因為有擺盤的是貴的,你們吃不起。他還不信。我愛國之心就上來了,查了半天,拼了老命用英文給他說了一遍開水白菜的做法,說得那老外都懵了,連聲表示真吃不起。

【注:開水白菜,是一道四川名菜,原系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御膳房時創制,後來由川菜大師羅國榮發揚光大,成為國宴上的一道精品。開水白菜以北方的大白菜心來製作,配以雞湯調味,最後澆湯時在湯裡淋一些雞油。成菜後,清鮮淡雅,香味濃醇,湯味濃厚,不油不膩,卻清香爽口。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佈,“開水白菜“被評為“中國菜”四川十大經典名菜】

後來幾天他把自己的臉蛋打得啪啪響,見啥都大呼小叫要我翻譯給他,要買來嚐嚐。尤其糖葫蘆,這哥們兒說中國人太聰明瞭,能想到把果子串起來賣。要求我和司機每天早上去酒店接他的時候,一定要帶兩串糖葫蘆。

還有一次接歐洲團,接到團回酒店路上已經大約晚上十點了,可是馬路上還是燈紅酒綠,熱鬧非凡。一個大約六十來歲的歐洲老頭,驚訝地把臉用力貼在車窗上,跟個三歲孩子似的,說在歐洲晚上八點大街上就一個人都沒有啦,中國太棒了!

到了酒店安頓好,一群人又跟著我去吃宵夜。一頓燒烤和砂鍋粥吃下來,簡直打開了他們新世界的大門,跟我說每天要吃這個,我憐憫又傲嬌地說,不急,後面每天都有好多好吃的。第二天吃完廣式早茶後,又說每天要吃廣式早茶。第二天下午吃完順德菜後,老外們已經摺服了,說你帶我們吃啥我們就吃啥……

有時候我們教外國人使用筷子,很有趣,而且能夠拉近和客人的距離。有一次一個外國教授告訴我,在歐洲普通人家都在使用木製餐具的時候,中國的普通家庭早就普及了陶瓷了。(慚愧,有時候我們國家的偉大之處,要通過外國人來告訴我們。)還有一個從小生長在國外的老華人看到景區銅錢造型的標誌,問我說,小蘇,你知道為什麼銅錢是外圓內方的嗎,我說不知道啊,老華人就笑著告訴我,因為我們中國古人覺得做人外在要圓融,但是內在一定要方正,堂堂正正。真是受教了。


一個資深導遊講述:世界各國遊客之分析


七、外賓團那些趣事


有一次帶美國客人去海口周邊城市,進了一家四星級酒店的餐廳就餐。餐廳的服務態度和水平非常好,就是美國客人點菜時,突然大笑不止……

我想都沒想就料到是菜名翻譯錯誤。這些年我見過的搞笑菜名翻譯也是一籮筐了。我把菜單拿過來,看了看——不看不要緊,一看要瘋掉了……是一道甜點,叫什麼七彩朝露糕之類的,翻譯成英語簡潔明瞭:Fuck the cake!(內心崩潰中……)

還有一次在三亞,帶韓國團,客人問我有什麼好吃的,我說去吃中華料理吧,韓國客人眼睛一眯,有牛肉嗎,我說有,可便宜了。於是他們屁顛顛地跟我去。點了一桌子牛肉後,韓國客人指著一道菜問我:這個青龍過海是什麼,我沒細看,憑感覺敷衍說,海帶湯。韓國人說,好啊,好啊,我們就喜歡海帶湯。菜齊了後,韓國客人問我,青龍過海呢,海帶湯呢?我一看,媽呀,蔥花香菜湯……

大家也許知道,有一些地區的外國朋友體味比較重。一些發達國家的客人很注意講究衛生,所以感覺不明顯;但是像印度等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客人,氣味就很濃,尤其是在封閉的車上。這種氣味不是很好描述:臭也不是真的臭味,有些刺鼻,混合著他們本身使用的香料和化妝品,汗味也有,還摻雜著辛辣味……我覺得吧,跟他們長期吃牛羊肉也有關。總之,一言難盡。

一次接印度團,司機是常接國內團的,對外國人的體味很陌生。

某天在路上,司機正在開車,突然扭頭問了我一句:車上是不是有什麼東西著了?我一開始還著急地到處找,看是不是有東西真著火了,問了一圈客人都說沒有聞到著火的味道。後來恍然大悟過來,才笑得快斷氣地解釋給司機聽,司機一臉黑線。

每年廣交會,我都會接待很多外商,尤其中東客商。以前我以為只有像我這種猥瑣的人,才喜歡去廣州皮具城淘些LOGO不明顯質量過硬的小眾品牌仿品以及A貨。誰知道這些客商給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我重新擁有了自信。他們買假貨比我更猥瑣好吧。我也就敢暗戳戳地買幾個牛皮的包,還生怕買到跟原版一模一樣的。那些外商買A貨是什麼樣的?好傢伙,買個帶超大LOGO的箱包一點壓力沒有,那大大的LOGO晃得我眼暈。有些人一口氣買幾十個,大箱套小箱,小箱套小包,說是回去送人。約好第二天去逛當地名勝的,都說不去了,送回酒店,依依不捨地再三交代,明天早點來接我們,再帶我們去買包,買鞋,還要繼續去喝早茶……


一個資深導遊講述:世界各國遊客之分析

▲中間為鈕祜祿•蘇蘇同學

後記:

外賓其實並不一定比我們中國人有錢,也不一定每個團都賺得比中國團多。但是帶外賓團,讓我得到最大的職業滿足感,因為帶外賓團的時候,我是一個被尊重的工作人員。我帶外賓團那麼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對生活的那份樂觀,對新鮮事物的那份熱情,對人的那份和善,對規矩規則的遵守。他們連給小費都是特別有禮貌地放在信封裡,一天行程結束回到酒店後,說今天特別開心,感謝你的陪伴,然後就伸手跟你握手,小費就在手裡了。那份謙和讓人印象深刻。

所謂見賢思齊焉,帶外賓團讓我自己的眼界,個人的修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帶臺灣團的時候,聽臺灣人告訴我說,臺灣人以前也是不愛排隊,喜歡大聲說話,愛吵鬧,各種問題。後來臺灣經濟騰飛後,大家出門旅遊,尤其去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一對比就發現臺灣人怎麼那麼沒素質。然後有識之士回去就發動討論,努力讓政府出面,電視臺、報紙雜誌,掀起一陣講文明的熱潮,慢慢地臺灣人在公共場合的素質就上來了。倉廩實而知禮節,古人誠不我欺也!

慶幸的是,這幾年我確切地感受到了我們國人旅遊素養的提高,希望我們中國人也能越來越自信,開朗,和善,人人成為文明遊客。


這裡是子魚的行業故事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