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看得見》讀後感:做一個延遲吃糖的小孩

《時間看得見》讀後感:做一個延遲吃糖的小孩

米蘭昆德拉說過,永遠不要以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延遲吃糖的小孩的實驗,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那些能夠忍得住糖果的誘惑,延遲15分鐘再將糖果吃掉的小孩,願意用更多的時間代價延遲得到滿足感和幸福感的小朋友,在長大後,他的目標達成成就,在學習成績及未來發展方便麵,都優於其他的小孩。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和人成就最終的不同,是由一個極其重要的能力決定的——專注力與達成心流狀態的能力。

那什麼是“心流”?指得是一種人們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心流時間過後,人會進入一種愉悅穩定的情緒,因為獲得了充分的自我確認,關於價值和人生飽滿,不需要任何外部人士的確認,自己明確的知道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心流時間內所做事情的質量都是最佳的狀態。許多藝術家、作家的優秀作品都是在心流狀態下完成的。

雖然專注力和心流的基礎是先天的,但是他們像肌肉一樣,也是可以後天塑造的。在解剖學上,大腦是人體最後發育的器官,20歲以後仍然在發育,人的大腦是持續發育的,如果我們小時候注意力比較差,後天也有增強的可能性。那麼我們要怎樣做才能觸發“心流”的狀態呢?有三種方法可以嘗試。

第一種方法是“視覺化目標法”,很多人把理想狀態的圖片放在眼前,用這種視覺目標化的方法來提醒自己要開始專注做某件事,這是一個很管用的方法。而瀟灑姐,除了將圖片放在眼前,還會開始工作之前看一遍一生的計劃,提醒自己此生時間有限,以激發自己的專注力。第二種方法是“假想敵人法”。假設自己有一個競爭對手,當你想要懶惰、不想做事的時候,你的競爭對手在做什麼呢?瀟灑姐將自己的一個同學當做自己的假想敵,想象著10年後她出現時說:你看,十年前我說什麼,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假想敵可以激勵你產生做事情的動力。第三種方法是“上身法”,假設我現在不是我,是我想成為的那個人,是我的偶像,如果我現在是我的偶像,在此時此刻她/他會在做什麼呢?她/他是會休息、看手機、照鏡子,還是會運動、學習、工作、提升自己?上身法是有心理依據的,那個在你內心總阻撓你,讓你去偷懶、去貪吃的人是“本我”,而後面那個上身的我,是理想中的我,是“超我”。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本我和超我角逐的過程,超我贏得越多,我們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還有一個相當有效的小妙招是,當你啟動學習和閱讀計劃的時候同時啟動健身計劃。每天拿出兩小時,一小時錘鍊靈魂,一小時鍛鍊肉體。因為學習的效果是無法立即肉眼可見的,沒有積極的反饋很容易使人半途而廢。而健身則以七天為單位計算,基礎越差就越能體驗到肉體和精力立竿見影的變化。知道健身的效果,你就會明白,一個小時的閱讀一定可以反映在思維上,你的大腦最終會像身體一樣美麗。

意志力決定命運。願我們都能成為那個延遲吃糖的小孩,享受到“心流”狀態帶給我們的愉悅、目標達成時的快感,最終達成人生軌跡的改變。讓我們努力的時間,最終看得見。

收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