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張雨綺看男人的眼光總是那麼差?

為什麼張雨綺看男人的眼光總是那麼差?

直到昨天晚上我都對張雨綺不是太熟,但是貌似我的朋友圈和微博都被她霸佔了,基本上大家對她的評價是:拳打汪小菲,腳踹王全安,刀砍袁巴元,古有鎮關西,今有張雨綺。這我就對她好奇起來,其實說真的我對大部分女明星的樣子真的是臉盲,除了湯唯、高圓圓和林志玲,我基本分不清其他女星,看過就忘。在我搜索了張雨綺這個姐們的光輝歷程後,我還真是禁不住佩服起來,佩服的地方就在於她說:我看男人的眼光不怎麼滴,但是我一點都不慘。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的女人,是真的很強大。

其實從古到今,中國在漫長曆史中女人的地位都不怎麼高,從文史哲中都可以窺見一斑。文學裡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基本就是男人們的陰謀詭計,女人如貂蟬小喬不過是一枚枚棋子罷了。《西遊記》裡的女人更慘,基本除了妖精就是阻礙男人取得偉大成功的絆腳石。《水滸》基本就是純爺們的小說,僅有的三個女好漢顧大嫂是個幹黑社會的,孫二孃是個開黑店的,就扈三娘長得好看還被強行安排給了一個矮腳虎。僅剩下《紅樓夢》是美化女性的,但最終卻是一場走向敗落的夢。

歷史上來,除了武則天和慈禧太后,就沒什麼真正掌過大權的女人了,武則天養幾個弄臣還被人說三道四,乾隆等男皇帝都淫亂成那樣了,還天天上電視成為中國萬千少女的偶像。慈禧太后就更慘了,簡直亡國的老孃們,但是像崇禎等皇帝豈不是一樣的令人唾棄,亡國的可不僅是慈禧。中國的哲學也可以說是思想的專權者,更沒女人什麼事了,你聽說過老子、孔子、莊子、孫子、孟子、韓非子,你可聽說過什麼女人是個思想家的,最多有幾個像李清照一樣多情的詞人罷了。

可以這麼說,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就是女人屈從的歷史。偶爾出幾個像張雨綺這樣的女子,還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甚至於我都能想出這樣的情節,很多女人幫張雨綺哀嘆,唉,你看你也沒個真心對你的男人。張雨綺輕輕一笑:男人嘛,就是個玩物嘛。希望張雨綺不是曇花一現,而是給中國女人更多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一個女人到底怎樣才能過的不慘?

我不知道張雨綺是否真正想通了波伏娃的難題,這位法國存在主義學者在她的經典之作《第二性》中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個女人怎樣才能在愛一個人的同時,又不失去自己的獨立性呢?

波伏娃認為女人的悲劇在於從小就被訓練出女性的自覺,這種自覺要求女人困守在“固有性”當中,什麼是固有性?就是做著沒完沒了地重複的事情來獲得安全感和存在感。比如做家務這件事,乾淨的東西變髒,髒的東西又被搞乾淨,週而復始,日復一日,家庭主婦在原地踏步中消耗了自己,她沒有任何進展,永遠只是在維持現狀。

波伏娃認為女人必須具備“超越性”,什麼是超越性?就是能夠主動地去籌劃一件事情,並且能夠推動自己世界的進步。但這種超越性很容易被女人夢想的“偉大愛情”所打敗,基本每個女人都幻想著偉大的愛情,將自己完全奉獻一個男人,期望天長地久,並且寄希望於對方也如此地對待自己。因為這些幻想太過強烈,以至於變成了很多女人的信仰,而且是她們擁有的唯一的信仰。波伏娃認為這種天真的幻想,最終埋沒了女人的創造力,因為太過屈從,而讓女性的光輝瞬間成為男性一個玩具娃娃。

女人的獨立,並不是去跟男人鬥爭。如果僅想著要戰勝一個人,那不過又再次成為了對方的附庸。女人的獨立,是更加專注於本身的思想和靈魂,讓自己不斷變得美好。這個過程可以有男人參與,也可以沒有。可以有一個男人參與,也可以很多男人參與。因為我是人生這部電影的主角,至少誰來出演個配角,誰來跑個龍套,完全看緣分。

波伏娃最終的結論是,女人要在愛一個人的同時,又不失去自己的獨立,就是不必太過看重婚姻,不要讓婚姻成為自己的職業。所以她跟真正愛的戀人薩特保持了一輩子的情人關係,既不同居,也不結婚,但是彼此靈魂上保持著高度的共鳴性。

波伏娃跟張雨綺一樣,也經歷過各式各樣的男人,這些男人各色都有,也都有自己的瑕疵。波伏娃把他們當作自己人生中增色劑,給自己的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波伏娃一生保持著經濟獨立和人格獨立,她給女性有如下的建議:

性關係,是一種讓人很愉悅的連接,對男女都是一樣的,但這不能代替其他人際關係帶來的樂趣。因此發展人生的多樣性愛好,你的人生就不會被輕易擊敗。

人是不會被佔有的,能佔有的只有肉體,而肉體的佔有慾越強烈,你就越痛苦。真正的愛情是建立在兩個自由的人相互承認的基礎上的,裡面有兩個獨立的人,你也能接受他其實並不是你的一部分,你才有獲得愛情的可能性。

嫉妒會摧毀一個人,讓人整天昏昏沉沉不再獨立。如果背叛確定無疑,就要放棄把愛情當作宗教。不要讓生命耗費在無休止的婚姻爭鬥中,那會讓你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可憐,除了把自己感動外沒有任何益處。

所以,一個女人不要把精力都用在挑選男人身上,因為不管你怎麼選,都無法保證這個人將來是否會成長為一個渣男。隨時提醒自己,不管發生什麼,自己是否都有活得不慘的資本,才是女性走向獨立更需要思考的。

照此看來,張雨綺活出了中國版本的波伏娃。

文:琢磨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