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以德報怨?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開學第一課:以德報怨?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女兒今天第一天上小學,一回家,興致勃勃得講著學校發生的一切。

然後眼神暗淡了下來,聲音壓低,他說:“今天,我的同桌打了我兩次”

我突然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放下手中的事情,認真聽她說。

原來,小男生,上課不認真,一直晃桌子,女兒阻止他,他就動手打了。

開學第一課:以德報怨?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想以下幾點告誡女兒以及剛跨進學校的孩子們,開學第一課:

你不可以扎人,但你必須有刺

人如玫瑰,一定要長些刺。

玫瑰帶刺,不是為了刺傷誰,

而是用刺來保護自己,保存水分。

人也一樣,身上長些刺,才不會被人隨意欺負,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

馬德說:“你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須有刺。”

意思就是你可以不去欺負誰,但你必須具備不被誰欺負的血性和底氣,如果有人欺負你,你必須還擊,捍衛自己。

開學第一課:以德報怨?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做人為善,善必有方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恩澤萬物而不爭名利。但是,不是所有的善良都值得稱讚,善良過度,就是傻。

做人為善,但是善必有方,真正的善良要分清對象、要守住原則、要保全自我。

只有真確的善良才能遇見善良,而不是遇見白眼狼。

開學第一課:以德報怨?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大多數人認為善良就是無止境的寬容,但是這是不對的,正如論語記載的:一個學生問孔子:別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養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說,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

開學第一課:以德報怨?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後人的一句話說得好: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這樣的行為都可以忍受,那麼還有什麼是不可以忍受的呢?意思就是要反抗了,不再忍氣吞聲了。

家長們不能一味教孩子寬容忍讓,而不是沒有底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才能讓善良遇見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