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全創改」 發展搶先機

勇立潮頭“全創改”,力求突破搶先機。 “9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推廣8個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的首批13項改革經驗,包括了我省事業單位編制週轉池制度、事業單位採用年薪制引進高層次人才兩項特有的改革經驗,以及專利權質押融資、鼓勵外國留學生在華就業創業、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永久居留申請便利化等3項與其它試點區域一致的經驗。 ”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16年6月24日國務院批覆我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以來,省發改委作為領導小組辦公室所在單位,統籌協調省有關單位、合蕪蚌三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密切協作,目前多項“全創改”經驗在全國推廣。

在全國首創編制週轉池制度,打破編制壁壘,形成需求引領、動態供給的管理新模式

“安徽大學今年新增週轉編制389名,按照20%正高職稱和30%的副高職稱比例,可在週轉編制中分別新增77名正高職稱和116名副高職稱編制人才。 ”安徽大學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 去年8月,我省印發《創新編制管理建立高校編制週轉池制度試點方案》,按“一校一策”的原則,明確各試點高校使用週轉池事業編制高層次人才標準,在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6所高校開展試點。

“到今年4月,我省已實現了編制週轉池制度省屬本科高校全覆蓋,計劃省屬本科高校週轉池事業編制總規模9233名,目前已核增4697名,今年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822名。目前這項創新舉措已經向全國推廣。 ”省編辦相關負責人說,在不增加全省事業單位編制總量的前提下,盤活放大存量編制效應,在全國首創了“動態調整、週轉使用、人編捆綁、人走編收”的編制週轉池制度,為盤活編制存量、保障高校人才引進提供了制度性方案。

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關鍵是人才。我省出臺的《創新編制管理建立高校編制週轉池制度試點方案》明確提出,要形成需求引領、基數不變、存量整合、動態供給的編制管理新模式。

“在統一管理方面,我省按照國家規定的高校專任教師配備標準,為需要引進高層次人才的省屬高校調劑核增部分編制,分別建立週轉池事業編制,不納入高校編制基數,實行單列管理。 ”省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專項使用方面,週轉池事業編制用於高校引進高層次人才。使用週轉池事業編制的高層次人才,為高校正式在編人員,實行實名制度管理。

值得關注的是動態管理,我省暫定週轉週期為三年,使用期滿後,對週轉池運行績效進行評估和考核,依據考核結果確定使用單位週轉池進退存廢和事業編制規模。對於綜合配套方面,高校以核定編制和週轉池事業編制作為設崗基數,實行總量控制,優化編制和崗位結構。

探索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模式,盤活企業的“專利資產”,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去年,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押4項發明專利,融資5000萬元。 2017年上半年,全省共辦理專利權質押融資134筆,居全國第三位;質押金額17.56億元,居全國第八位,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3%和224%,創歷史新高。

“去年8月我省出臺進一步加強專利權質押貸款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全省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工作進行了規範和指導,並彙總了各市經驗做法,為各地開展專利權質押貸款工作提供有益借鑑。 ”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專利權質押融資工作已實現16個市全覆蓋,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實現專利權質押貸款586筆,融資額累計達57.19億元。

推動更多成果從“實驗室”進入“車間”,關鍵在於創新產學研銜接機制,打通科研成果轉化通道。針對專利所有權擁有企業在辦理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過程中缺乏有效擔保、辦理貸款難度較大等問題,我省探索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模式,為中小企業使用專利權貸款提供擔保和保險,盤活企業的“專利資產”,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據悉,我省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依法按市場化方式自主選擇建立“貸款+保險保障+財政風險補償”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為中小企業專利權貸款提供保證保險服務。

針對貸款成本高問題,我省建立補貼補償機制;針對積極性不高問題,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針對信息溝通不暢問題,鼓勵各地建立專利權質押貸款信息共享平臺。目前這一創舉已在全國範圍推廣。

創新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採取靈活多樣工資分配形式,逐步提高科研人員收入水平

2016年11月7日,省外國專家局向中國科技大學聘請的韓國專家李峻榮博士頒出了安徽第一張外國人工作許可證。 “為簡化外籍人才來華工作多部門管理及相關手續辦理流程,完善來華工作外國人分類管理制度,我省整合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和外國人入境就業許可,實現一個窗口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 ”省外專局國際交流處相關負責人說,2016年10月28日,我省印發《關於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當年11月1日,正式啟動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試點工作,實現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一個部門辦理。

“現行管理規定對外籍人才的就業單位類別、職務級別和居住時限作了嚴格限定,這一門檻限制了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我省簡化海外人才認定標準,優化永久居留證申辦條件,擴大申辦範圍。在原有永久居留政策基礎上,取消就業單位類別和職務級別限制、放寬居住時限要求,新增以掛鉤工資和稅收為主導的市場化申請渠道。目前這一做法已在8個全創改試驗區域推廣。

9月14日,我省實施公安部支持地方創新改革發展的7項外籍人才出入境政策措施,鼓勵引導優秀外國留學生就業創業,符合條件的外國留學生可直接申請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

當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的績效工資總量和比例一般參照當地公務員津貼標準,沒有充分反映高水平科研和創新活動價值。 “我省調整高校院所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根據國家規定每兩年動態調整一次,逐步提高科研人員收入水平。允許高校院所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或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引進緊缺或高層次人才。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我省積極探索在事業單位採取靈活多樣工資分配形式,引進緊缺或高層次人才,進一步調動科研人員教學、科研和成果轉化的積極性。(記者 鄭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