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觀」西山文化創意大道:鑄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這是海淀·故事第765篇文章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世界上每一個著名的城市基本都有一條知名度很高的城市大道。這條大道不僅是城市的地標,還承載著文化血脈,促進著國際交流。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法國巴黎有香榭麗舍大道,作為高級商業區,它彙集著全球名牌,盡顯法國的時尚品格;美國紐約有百老匯大道,眾多劇院分佈在道路兩旁,使得這裡逐漸成為美國戲劇和音樂劇的搖籃,為紐約增添了一抹浪漫氣息。

而在中國北京,西山文化創意大道已經逐漸發展為一張“城市名片”。

位於海淀區四季青地區的西山文化創意大道,背靠香山,以紫竹院路、杏石口路為軸,東起崑玉河畔,西至西五環杏石口橋,東西長7.2公里,南北輻射500米至700米,規劃範圍約7.34平方公里。

如今,西山文化創意大道已從當年的“設想”落地發芽,中間美術館、馬奈草地等文化藝術機構星羅棋佈,點綴在西山文化創意大道上,讓這條“文化玉帶”閃閃發光。

未來,隨著西山文化創意大道的發展和完善,還將有更多的文藝機構進駐於此,讓文化和藝術的種子在“西山”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中間美術館

與藝術的持續對話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中間美術館位於西山文化創意大道的西端,其前身成立於2008年,2011年經北京市民政局註冊為民營美術公益機構。

中間美術館開始舉辦藝術展覽與文化活動,至今已歷經三個展館。目前的展館於201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整體建築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崔愷和他的團隊擔當,室內設計由美國紐約奧布蘭建築事務所完成。三層展廳總面積2600平米,配備專業美術館軟硬件設施,同時擁有藝術家工坊作為輔助設施配套使用。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自建館以來,中間美術館秉承作為公益美術館的使命,兼顧學術質量與公益服務的雙重性,努力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民營美術館可持續運營模式。

《藝術中間2012》、《新學院精神》系列展覽、《徐冰:背後的故事研究展》等學術展覽和系列展覽,為中間美術館建立了專業圈內的口碑;先後三屆舉辦以“愛在藍天下”、“天真者的藝術”為主題的自閉症兒童繪畫作品展,《快樂的美術課——張傑的撕紙藝術》等關注創造力教育的公益性展覽和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動,更為民眾及家庭搭建起了走近藝術、走進美術館的“橋樑”。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除展覽活動外,中間美術館在北京和美國緬因州設立了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以促進不同地域之間藝術家的廣泛交流。2013年建成的中間微型美術館是一個為收藏事件與關於事件的記憶而設計的實驗空間,代表美術館對未來展覽方式的思考與實踐。

中間藝術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自2017年初,中間美術館開展了一系列以認識自己為出發點的工作,關注在文化的、歷史的、政治的關聯性而不是封閉性中浮現的批判視角,既持續地反觀自身,也與全球前沿的藝術實踐進行持續的對話。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馬奈草地

在歷史的滄桑中體驗藝術的魅力

馬奈草地作為一座體驗“藝術生活”的“美術館”,私享8萬平米園林綠地,其中包括2.2萬平米的學院派風格建築的馬奈草地美術館、音樂廳及穹頂圖書館三大藝術空間。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馬奈草地美術館面積共計1200平方米,所有展板均由南海海底已沉溺四五百年的古船木製作而成,抬手輕輕觸碰這積澱著數百年桑滄的古老船木,彷彿嗅到了空氣中瀰漫著的久遠、塵封的歷史味道,這獨具特色的展示材質無疑為懸掛其上的藝術作品增添了強烈的人文感和厚重感。

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雲先生曾言:“這是一個專業的,但非常考驗作品的藝術空間。”能夠讓藝術作品在古樸的沉船木上展現出生機與活力,成為了每一位在馬奈藝術空間辦展的藝術家們的共同意願。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觸摸百年的滄桑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馬奈草地美術館作為北京西部的藝術交流基地之一,一方面整合了國內最重要的藝術院校資源,另一方面又在藝術評論領域引領著輿論的風向。而在藝術品交流與交易方面,馬奈草地美術館更是與國際上著名的拍賣公司、美術館、畫廊形成了定期交流、良性互動的機制。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自2011年以來,每一年的中秋前後,馬奈草地音樂會都會如期而至,譽滿天下的音樂名家在草地音樂會為觀眾留下了諸多經典:三代小提琴家盛中國、呂思清、陳曦先生的同臺演繹,戴玉強與呂思清兩位著名藝術家聯合演繹的“絃歌雙雄”,朱亦兵大提琴樂團的經典曲目呈現,著名琵琶演奏家章紅豔老師的“且彈且談”,馬頭琴演奏家伊拉圖和烏雲嘎帶來的精彩表演,琥珀四重奏的“情深意長”,為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音樂會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坦博北京藝術中心

徽派建築的“保護傘”

在西山文化創意大道,有一座特殊的建築,它有400多年的歷史,散發出濃厚的香樟木味兒,它的主人是著名收藏家白十源,而它的名字叫“坦博藝苑”。

這座建築來自古徽州地區,是一座明代萬曆年間建成的駙馬家族的祠堂。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於需要興建新房,許多徽派老建築都面臨整體拆除,這間老屋也不例外。收藏家白十源憐惜它,就把它整個買下來了。“文物最重要的是其完整性,散的沒太大用,再說當時整體買的價格和零散買差不多。”白十源解釋。

2007年開始,在北京西山,白十源為這座古老建築專門打造了坦博北京藝術中心,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一座精緻完美的現代私人博物館,成為北京繁華都市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跨過足有半米高的門檻,古木的幽香撲鼻而來,粉牆青瓦、曲徑迴廊。陽光還可以微微透過玻璃頂棚,散落到天井中來。祠堂兩側的小房子上,有二十四塊雕花門板,雕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由於是駙馬家,這裡處處強調女方的尊貴,比如鳳就出現在整棟建築的顯要位置。

指尖遊走在雕花門板的歲月滄桑間,滿眼觸碰到的都是中華5000年文化的印記。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明清之際是徽州雕刻藝術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這雍容華麗的藝術奇葩點綴著輝煌燦爛的徽州文化。坦博北京藝術中心的徽州祠堂,“一宇之上,三雕駢美”。 從五鳳樓到七級浮屠的藻井,從六門戲樓到四水歸堂的天井,其闊綽、考究的雕工俯仰皆是,美不勝收。粉牆、青瓦、馬頭牆、磚木石雕以及層樓疊院、高脊飛簷、曲徑迴廊等的和諧組合,構成了它的基調。

房簷、窗稜、甚至屋頂或玄關,每一個你能想到的細枝末節,都透著築者精雕細琢的巧妙心思和精湛工藝。書畫、陶瓷、古玩、牌匾,徽派建築與之一起,佇立於坦博藝苑之中,供人觀賞。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如今,坦博藝苑已經培養鍛煉出了一批能建設、修繕徽派古建築的技術隊伍,近年來在北京、安徽、廈門、山東等地相繼完成復原了一些獨體的徽州古建築,而徽式建築的建築結構也很適合拆解,因為全部都是實木的榫卯結構。不過,“修的費用是買的三倍。修一套房子平均要花一年半,大房子甚至要三年。”

費這麼大勁兒,白十源想弘揚的,無非是徽派建築中所透露出的傳統文化精髓。在東西方文明不斷交融的大局面下,白十源希望用復建古建築的方式來促進東方文明的傳播。“這種方式有實實在在的載體,畢竟徽派老建築中每一個雕刻都蘊含著一個經典的傳統故事。”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益園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助力文創、科技企業騰飛

益園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位於杏石口路中部,是文化創意、金融科技、新能源、生物醫療、電子信息技術等企業理想的孵化及發展平臺。

益園佔地面積9.5公頃,總體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是目前西山文化創意大道中體量最大、功能劃分最齊全的文創與科技融合的標杆產業園區,是海淀區政府命名並授牌的“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益園劃分為A、B、C三區。

A區為標準寫字樓區,適合各類文創科技企業的商務辦公需求;

B區為高挑空廠房區,提供設計、研發、展示類企業理想的創作展示空間;

C區為獨棟辦公區,滿足具有一定規模或較大發展潛力的文創科技類企業對低密度辦公空間的需求。

現如今,益園已吸納了一大批影視傳媒、文化娛樂、電子科技、生物醫藥等各個領域精英企業落戶。

益園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益園的建築風格簡約大氣,外立面簡潔流暢,層次感強,外飄窗及外挑陽臺錯落有致,美觀實用。內部空間使用靈活性強。園區整體環境優越、設施完善,低密度、高綠化率,開闢了現代城市綠色生態花園辦公的新模式。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聚集國際創意人才,孕育文化明珠,西山文化創意大道從規劃至現在,正一點點將宏偉的藍圖鑄成現實。更可貴的是,文化因有情而富有生機,西山文化創意大道並不是城市鋼鐵森林中的一個冰冷的文化符號。

這裡既飽含著鄉情的樸素溫暖,也容納著藝術家對藝術的執著熱忱,還承載著不同靈魂間關於思想的交流爭論。

這裡像一幅豐富而厚重的長卷,我們期待它一點點展開,將全貌展現給北京,展現給世界。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審校 / 馮煥麗

「海观」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铸就城市文化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