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億資金釋放,棚改「重啓」!央行降准後,對樓市是一個機會?


7500億資金釋放,棚改“重啟”!央行降準後,對樓市是一個機會?


NO.1 | 壹


十一長假最後一天,央媽祭出一個大招:從10月15日起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以置換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最關鍵的是,除去此部分資金,降準還可以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這個數字,顯然是巨大的。

眾所周知,降準是央媽最具殺傷力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

針對本次降準,官方說法提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但我們都知道,這7500億資金帶來的威力,絕不是那麼簡單。

7500億資金釋放,棚改“重啟”!央行降準後,對樓市是一個機會?



我們首先能夠聯想到的,一定是對樓市有著怎樣的影響。

從歷史經驗上看,每一次降準,對於房地產來說肯定是利好,能夠緩解資金面的壓力。

儘管這一輪降準的目的很明確,是精準向實體經濟注水,目的並非樓市、股市。但實際上最終的資金流向,大概率會使得樓市獲益。

聯想到2008年,著名的“4萬億計劃”被實施,被視作救市的終極武器,房價也應聲而漲。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本次降準,同樣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7500億資金釋放,棚改“重啟”!央行降準後,對樓市是一個機會?


示意圖


其次,降準肯定會帶來貶值預期,從而產生購入資產的需求。

但老百姓的投資保值渠道實在太少了。理財、儲蓄的收益實在太低,民間融資、P2P等渠道又具備高風險,大家的目光基本上被鎖定在樓市與股市兩者之間。

經濟學家鍾偉說過,如果高增長不可持續,並伴隨較多的社會震盪,總體上房和股都受損,但房屋還是比股票可靠些。尤其是大城市的房地產,具有一定的穿越週期能力。

說到底,最終被選擇再次拿起的工具,大概率又將是樓市。

NO.2 | 貳


與央媽降準前後腳趕到的另一個重磅消息,是棚改的“迴歸”。

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召開,再次提到了推進棚改。隨後一天,知名地產大V劉德科寫了一篇文章《棚改又悄悄回來了......》,對此作了深入分析。

文章寫得一針見血:“棚改,是「棚戶區改造」的簡稱,本來是城鎮化的一箇中性方式。但在今年被賦予了很多感情色彩:很多人把棚改列為本輪房價上漲的一大要因。”

文章又提到:“今年6月份棚改“暫停”,是全國樓市行情急轉直下的導火索之一......但是現在,棚改又回來了。

7500億資金釋放,棚改“重啟”!央行降準後,對樓市是一個機會?


示意圖


的確,國務院的常務會是這麼表述的:督促各地加快開工進度,保持中央財政資金補助水平不降低,有序加大地方政府棚改專項債券發行力度,對新開工棚改項目抓緊研究出臺金融支持政策……

毫無疑問,這又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無論是當年的去庫存,還是如今的棚改,無論是貨幣安置還是房屋安置,都是推動城市更新迭代,推動市場庫存去化的重要手段。

這一套“組合拳”一出,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一些更深層的意味:房地產依然是國之重器,隨時有再次啟動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