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稀斯皮

 

洛陽話裡有:架勢兒、吃夾斯、稀斯,發音基本一樣,但意思大相徑庭。架勢兒:是很強大,很牛性,不講理,有後盾。吃夾斯:是你要倒黴了,人家這個卑鄙的賤人要讓你受夾板氣,夾磨你,擺治你啦。

稀斯皮:是“小蛤蟆聲大”,實際很稀鬆,沒啥能力,也不會有後盾,揍他一頓他也不會把你怎麼樣。皮:在這裡是賴皮的意思,不值錢的爛皮子,可以丟棄。

稀:漢字稀讀音為xī ,有以下幾個意思:1.事物中間距離遠、空隙大,與“密”相對,稀疏。稀落(luò)。稀客。依稀。2.濃度小,含水分多的,與“稠”相對:稀薄。稀料。稀釋。3.少:稀少。稀罕。稀奇。古稀之年。4.用在“爛”、“松”等形容詞前面,表明程度深:稀爛。稀碎。稀鬆。洛陽人說打他一頓:稀鬆拔涼,(拔涼中的“拔”實際上是古党項語(西夏語)在漢語方言裡的遺存,讀“ba“,原意是“冰”的意思,也有人考證是“雪、雪花”的意思。)無所謂啦。稀斯的“稀”在這裡用的很到位。

斯:是一箇中國漢字,讀音為 sī,左右結構,部首為斤,有”這“,”卑賤“,”盡“,”乃“等含義。還有斯姓。可作動詞、代詞、助詞、形容詞。

稀斯皮:選字組合很有道理很有味道,一個稀鬆之人,故能玄虛,張牙舞爪的張揚自己的能耐,實乃外強中乾,沒多大本事,過分的咋呼、張揚中透出他的“賴性”不講理,這種人在城裡、在鄉下,都會大家嘲諷說:“捱了也白挨”。意思為:捱打都不虧,揍他一頓也屁事兒沒有。

洛陽話兒不簡單,隨便說一句土語很有可能就是古語,我們怎麼說問題不大,大家發音基本一致,稍有差別。問題都出在:不會寫,也敢瞎寫亂畫。喜歡家鄉土語的年輕人,還是謹慎點吧,莫要糟蹋咱自己“家”交流的語言。應該說,咱的洛陽話兒很--深奧,很有趣。想用文字表達,那就去找他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