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被下架的第6天還沒有官方解釋,上市前景再遇挫折?

斗鱼被下架的第6天还没有官方解释,上市前景再遇挫折?

斗鱼被下架的第6天还没有官方解释,上市前景再遇挫折?

鬥魚直播APP下架上了微博熱搜,實際上,這個APP在國慶期間就已經在蘋果商店中失蹤了,至今已有6天,安卓版同樣只剩下一個只能看不能打賞的“極速版”。

但至今,鬥魚的官方微博、公眾號等公開渠道還沒有對此解釋原因。只有在虎撲論壇有JRS問起時,一個非加V的“鬥魚tv小助手”回覆說:

“由於蘋果商店問題目前暫時下線了鬥魚APP。我們正在積極協調中,請您耐心等待後續重新上線。安卓APP可以在官網掃碼進行下載,給您造成的不便請您諒解。”

都教授要說了:這是把鍋甩給蘋果?問題是安卓也沒搜到原版鬥魚APP吧。

相比之下,今年4月今日頭條下架3周,7月B站下架一個月都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強調對內容合規性的整改決心;至於鬥魚,網上對其下架原因眾說紛紜,好的說法是優化升級,壞的說法是觸及內容監管底線,但平臺本身卻一直對真實原因以及何時重新上架三緘其口,聯繫到“美國版鬥魚”twitch在國慶前悄無聲息關掉了中國區服務,鬥魚的前景不免讓人產生擔憂。

1

不能打賞的直播平臺,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鬥魚在國內安卓市場並沒有完全下架,而是換了個“極速版”的馬甲上線,這在之前被下架的App並不陌生。

4月份,今日頭條、天天快報、鳳凰新聞被下架後同樣用極速版代替,這其中鳳凰新聞還是在下架兩個小時後臨時上線了一個極速版。因為此前這幾個新聞客戶端被下架主要是內容審核問題,所以極速版最大的變化就是不能發文,只能看文,為了鼓勵大家使用,還有“賺金幣”功能。同樣的,鬥魚極速版也是不能開直播,只能看直播,還能賺金幣。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極速版可以保持用戶及品牌活躍度可以理解。

斗鱼被下架的第6天还没有官方解释,上市前景再遇挫折?

直播畫面:上為普通版,有互動送禮,下為極速版,沒有

斗鱼被下架的第6天还没有官方解释,上市前景再遇挫折?

左為普通版可以開播,右是極速版沒得開直播

但鬥魚極速版有個更重要的變化是,不能打賞了!對比鬥魚APP與鬥魚極速版APP,打開直播頁面,同樣可以發彈幕,但後者少了互動(也就是打賞)的按鈕,頁面上的送禮物特效也看不到了。主播不能手機開播還可以在電腦端開播,但主播沒了打賞……就真的沒打賞了!

而且這種用戶付費是直播平臺以及主播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鬥魚還沒上市,可以對標同樣的遊戲直播平臺虎牙的招股書:在2018年第一季度,直播業務仍是主要來源,第一季度收入7.928億元,佔總營收超過了94%;而對於主播們來說,其他的代言之類額外收入比起打上都是九牛一毛。

當然,任何企業都需要避免收入結構單一化,鬥魚與虎牙也都在大力發展廣告之類的其他營收方式,按照虎牙的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看,廣告及其他約5000萬,雖然少,但是同比增長超過2倍;對於鬥魚而言,承擔廣告及遊戲下載功能的“發現”欄目也在極速版消失了。營收被掐住,重新上架還遙遙無期,對於尚在虧損狀態的鬥魚而言有點雪上結霜。

2

上市進展?

實際上,今年是個上市大年,光港交所就上市了158家上市公司;今年卻也是個資本小年,這158家上市企業在10月底已經有110多家跌破發行價了。

今年初就有傳言稱有許多直播平臺要今年上市,尤其是虎牙與鬥魚的“遊戲直播一哥之爭”,到目前為止,虎牙上市了、映客上市了,即使在資本環境不太樂觀的情況下,遊戲直播在資本市場卻在受到認可,赴美上市的虎牙目前收盤價21元,比發行價還高出30%。而鬥魚卻還沒交招股書,這不免讓人對其上市前景產生懷疑。

起碼按照其目前的內容管理,上市也很難不被資本質疑。這次下架會讓網友聯想到內容監管原因,也是因為其今年頭部主播,真心好不太平。最早是今年2月“鬥魚一哥”盧本偉(五五開)因為各種過激言論被封殺禁播;到了7月,競爭“鬥魚一姐”的馮提莫、陳一發兒也先後爆發負面新聞,先是馮提莫“會計門”——一位會計侵吞挪用公款打賞女主播(從打碼畫面看很容易看出是馮提莫)被新聞聯播曝光,隨後陳一發兒幾年前直播中調侃南京大屠殺的視頻被翻炒出來,直接導致被封殺。

要知道,遊戲直播,大主播是提高用戶粘性與活躍度最佳利器,這也是為什麼屢屢有天價主播誕生的原因,而“一哥一姐”先後說停就停,甚至連緩衝期都沒有,這不免讓資本對其未來可持續性擔憂。

至於這次下架的餘波,如果說大主播負責“促活”,那重點遊戲賽事則是最重要的“拉新”,包括新用戶與新營收,尤其是最近LOL年度總決賽這種頂級賽事,而鬥魚這個時候下架,被網友戲稱“關鍵時候掉鏈子”,眼看著虎牙、熊貓等同行們熱火朝天投入新的拉新工作,不知道鬥魚心疼嗎?

文:萊斯外特 / 誰是獨角獸

關於 [誰是獨角獸]

CLUBillion

誰是獨角獸(微信號:CLUBillion),關注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中國公司,聚焦互聯網時代的公司變革。

邀請您在今日頭條、手機百度、網易新聞、搜狐新聞、一點資訊、雪球、天天快報、UC等客戶端發現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