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機器人取代人類演員,托尼·凱耶要做弗蘭肯斯坦嗎?

用機器人取代人類演員,託尼·凱耶要做弗蘭肯斯坦嗎?

自從瑪麗·雪萊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誕生之後,人類被自己的創造物所推翻的噩夢至少200年來一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焦慮的來源。電影一直熱衷於利用這種焦慮,從1910年托馬斯·愛迪生拍攝的雪莉的第一部改編作品,直到最近的《她》和《銀翼殺手2049》。但是現在,好萊塢本身也不得不面對這個可怕的幽靈——它將以第一個機器人電影明星的形式出現。

據報道,導演託尼·凱耶和製片人山姆·霍茲正計劃製造一個配備人工智能能力和“受過不同表演方法和技巧訓練”的機器人,作為他的電影《2nd Born》的主角。

《2nd Born》由蓮花娛樂出品,是《1st Born》的續集。《1st Born》由Val Kilmer、Tom berger和Denise Richards主演,主角是一對美國和伊朗的夫婦,為了懷孕,他們不得不克服他們的文化差異。這部電影將於今年晚些時候上映。

除了最初的令人費解的暗示之外,影片的細節還充斥著你在托馬斯·品欽的小說中所期待的那種高度的怪異。在《1st Born》中,我們看不到任何東西可以引出一個科幻主題,這甚至會使人們猜測其續集的機器人演員扮演的不是機器人。此外,託尼·凱耶——90年代光頭電影《美國X檔案》和圖形化墮胎紀錄片《火湖》的導演——似乎與《1st Born》沒有任何聯繫,這讓他的參與變得更加令人困惑。這可能是這部喜劇的神秘之處,它將成為電影和機器人技術發展的重要一步,其神秘性比它的中心噱頭更加誘人。

由於其聲明的隨意性,《2nd Born》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立即遭到了質疑和嘲笑,儘管在更廣泛的歷史背景下,電影由機器人主演的想法似乎並不是那麼激進。

功能和技術的結合是在電影媒介出現之前就開始了,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後期的攝影測量實驗中使用的動作捕捉技術。這些方法是迪士尼用來製作白雪公主的旋轉技術的基礎,從那時到現在,它一直是一條直線。

動作捕捉不再僅僅是一種特效技術,而是一種藝術形式。如今,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安迪·塞爾基斯應該獲得幾項奧斯卡獎——或者至少應獲得提名——因為他在《指環王》系列和《人猿星球》系列中的出色表演。

並不是每個人都欣賞這些表演和技巧。有很多人討厭,如果不是動態捕捉,那麼不斷增長的資源工作室會把人類演員藏在數字身體裡,並把他們置於在無重力的幻想世界中。此外,當看到一個已故演員的形象和聲音呈現在一場新的表演中時,許多人都感到了道德上的不安,就像兩年前在《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面對已故的彼得·庫欣時那樣。

不管他們的個人優點和影響如何,所有這些例子仍然需要在其中心進行人類的表演。對於流行電影中的其他表演來說,也是不一樣的。雖然他們很棒,但讓大白鯊坐下來的不是羅伊·謝德、理查德·德雷福斯或羅伯特·肖的演技,而是大白鯊自己。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ET》和《侏羅紀公園》的機械奇觀。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沒有嘗試過像《2nd Born》這類東西,儘管他在動畫和電腦特效方面有著耀眼的歷史,並且對人工智能和《頭號玩家》中的超人本主義主題有著濃厚的興趣,斯皮爾伯格的合作者也沒有這麼做過——彼得·傑克遜,還沒有從中土世界的像素化的土地上回來,或者羅伯特·澤米基斯,仍然在恐怖谷中游蕩。

那麼詹姆斯·卡梅隆呢?這位至今還未有機會與新興技術打交道的導演,似乎也沒有想過要去嘗試它。即使他是負責我們在機器人手中毀滅的視覺藝術家,你也必須假設他至少有點嫉妒託尼·凱耶正在進行這個瘋狂的冒險。

不過話說回來,可能沒有比託尼·凱耶更適合這項任務的人了。在《美國 X 檔案》的剪輯階段,凱耶被導演愛德華·諾頓從手中奪走了這部電影——迄今為止他最著名的電影。這場災難的後果導致了凱耶在好萊塢外的長期流亡——至今也沒有完全回到好萊塢。

知道了這一點,很難不去想他的新實驗背後的動機。也許,在這個版本的故事中,凱耶不是弗蘭肯斯坦博士,而是弗蘭肯斯坦創造的那個怪物。也許,他用一個AI來代替一個有血有肉的演員,甚至不是一個實驗,而是一種報復行為。

【數字敘事 原作:Zach Vasquez;編譯:淨之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