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文丨朱七七

坐标: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

昨日重现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中旬,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入北平。从此,这个普通的山村便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今日西柏坡

昔日的西柏坡,只是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风光秀丽,水土肥美。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

今日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秀丽风光。在这片革命热土上,如今建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遗址、西柏坡陈列展馆等景区。

在中央旧址门口首先看到的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碑,一道白色围墙使中共中央旧址貌如当年。董必武同志旧居每天都第一个接待来访者。四合院里有多种树木,一丛月季使这个小院富有生机,一棵海棠树和杏梅在收获季节更令人向往。董必武是和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一起于1947年夏初来到西柏坡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内五老之一的董必武和其他中央首长一样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睡的是农家土炕,铺的是延安大生产时织的早已多处破损的旧毛毯。炕上放着一架引人注目的纺车。早在延安时期,其夫人何莲芝就是纺织能手,曾被评为边区的劳动英雄,到西柏坡之后,她仍坚持纺线。建国后,何莲芝曾几次到西柏坡,并曾重新操起这架纺车。她回忆说,董必武在西柏坡有一次学纺线,顾得上拉线,却顾不上摇纺车,纺出的线粗细不匀。当时他曾随口吟道:“捻手巴掌握手拳,看着容易作事难。”

刘少奇同志当时是董必武的邻居,刚来时中央工委住在村子的东头,为了少占民房,刘少奇同志和朱总司令合住在一个拥有前后院的农舍里。刘少奇同志住前院,总司令住后院,院里种有桃树、梨树和枣树。刘少奇同志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办公室里的文件箱是他从延安带到西柏坡,后又带到北京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等重要文件和手稿就存放在里面,同时也是他的衣箱。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在刘少奇同志旧居东侧,毛泽东旧居西边有四间北房,它就是当年的军委作战室。杨尚昆同志1984年题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镶嵌在门口。屋内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紧靠其后的柏坡岭上挂有一个警钟,可以想象在当年大决战的日子里解放军总部是何等繁忙!朱总司令、周副主席等首长经常到这里听取汇报,或分析战局、发出指示,或是提出作战计划呈送毛主席,而作战室里的摆设竟是如此简陋,只有三张大办公桌和十几把木凳。所有这些,就连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原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1975年看过西柏坡后也感慨不己,钦佩至极。

毛泽东同志旧居是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一个磨盘和猪圈,当年毛泽东同志不让拆掉这些东西,他说我们走后老百姓还要用。楸树下磨盘旁即是毛泽东同志夏天纳凉的地方,也是和战友们工作的场所。后院四间北房是毛泽东的寝室和办公室,里面的沙发、茶几、办公桌、台历、书架、火盆等实物再现着他俭朴的生活。

毛泽东同志旧居东边是任弼时和周恩来同志的旧居。1947年3月,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先期向西柏坡转移。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直到1948年5月才来到西柏坡。任弼时同志在五位书记中年纪最轻,由于他曾两次被捕入狱,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甘愿做人民的骆驼,抱病参与了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当年在奔波赴西柏坡行至五台山时,大雪纷飞,他就是拽着马尾巴爬到山顶的。

周恩来同志的旧居在最东头,他当时兼任我军的总参谋长,工作十分繁忙,经常通宵达旦,或批阅文件,或起草文章。他办公室里挂的一张照片,是他当年为粉碎敌人偷袭党中央驻地的阴谋而正在凝神奋笔疾书,给毛主席起草请示信时拍摄的。

穿过防空洞,看到一座三间窑洞式的房屋,它是陕北来的同志盖的。起初准备让毛泽东同志住,毛泽东同志考虑到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就让给了总司令。这样朱总司令才从刘少奇同志的前院搬到了这里。屋内的用品和其他首长一样,大多是战利品。会客室里的金属桌椅是陈毅同志送给他的,这是1947年孟良崮战役中我军从敌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在西柏坡总司令一直使用着他。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军事组的同志,像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等多次在这里讨论军机大事。在总司令去世前20天,他亲自批准将这套桌椅送给西柏坡。当年他和刘少奇等同志一起不仅成功地领导了中央工委的工作,还协助毛泽东同志组织指挥了三大战役,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从朱德同志旧居走出,不远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它是中央院里最大的房子,原来是中央机关的大伙房,稍加布置即成会场。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同志和朱总司令的照片,两面墙上悬挂着党旗。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就在这里举行,毛泽东同志向全会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这次会议确立了中国革命由农村转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由农业国转到工业国的总任务和总途径,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

西柏坡,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仅仅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