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爲人知的中國第五大石窟 竟暗藏千年皇陵 石刻與《蘭亭序》齊名


河北邯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戰國時期曾作為趙國都城達158年之久,文物古蹟極為豐富。開鑿於北齊的響堂山石窟,氣勢恢宏、雕刻精美,是河北省最大的石窟,也是與雲岡石窟齊名的中國第五大石窟。

響堂山石窟分為南北兩處,俗稱南響堂和北響堂,現存石窟16座,精美造像5000餘尊以及大量刻經、題記,堪稱無與倫比的藝術珍品。因石窟建於山腰,人們在幽深的洞窟中拍手甩袖或走動均能發出鏗鏘的回聲,故名“響堂”。

北齊時期開鑿響堂山石窟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作為皇帝往來晉陽與鄴城之間的休息避暑之地,二是作為北齊高祖皇帝高歡的陵寢。這座皇家石窟內的造像面部豐頤而富有神韻,衣紋疏簡貼體,被譽為佛教藝術史上“北齊樣式”的集大成者。

位於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規模最為宏大,洞內正面佛龕內供奉一尊通高5米的坐佛,佛像身後的火龍背光浮雕,細節精妙絕倫,展示了北齊時期高超的雕刻藝術。因為北齊時期佛教宣揚“皇帝即是當今如來”的主張,經專家考證石窟中這尊大佛為佛祖與皇帝的合身像。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北齊神武帝高歡的墓葬就位於大佛洞中心柱的頂端。一世梟雄高歡堪稱“北魏版”的曹操,他以丞相的名義“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持北魏朝政。公元547年高歡病逝後,其子高洋廢黜東魏,開創了高齊王朝,史稱北齊。

北響堂第三窟旁的《唐邕刻經碑》,為北齊晉昌郡開國公唐邕於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書寫的《維摩詰經》四部,經文筆鋒犀利,剛勁挺拔,共歷時四年雕刻而成,開創了石壁刻經的先河,其藝術和歷史價值與王羲之的《蘭亭序》齊名。

南響堂第七窟又被稱為千佛洞,洞頂蓮花藻井的四周,八位婀娜柔媚、楚楚動人的飛天,或手彈琵琶,或吹奏笙管,構成一幅寧靜祥和的天國世界,浮雕的色彩雖歷經1500年依然鮮豔如初,極具視覺震撼力。

響堂山石窟堪稱東魏北齊時期中國佛教文化的精髓,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石窟在先後經歷了北周滅佛運動、以及民國初期文物販子的盜竊販賣之後,大部分佛像的佛頭都被盜走,其中大多數流散到世界各地,被多家海外博物館和藝術機構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