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不较真,输得就是自己!

打球不较真,输得就是自己!

因为带队比赛的缘故,最近文章写得较少,请大家见谅。今天讨论的话题,仅限于竞技篮球,如果是以娱乐、健身为主的篮球比赛,则本文的观点并不适用于其中。最近,从自己带队比赛的经历以及其他球队比赛的视频中能够感受到:很多孩子、学生、球员当遇到陌生的对手时,内心里会有很多不安、恐惧的情绪或情感。

特别是当我们遇到比自己高大、强壮的对手时,我们的内心会暗示自己的实力要弱于对手(这样的暗示很可能是你自己无意识的)。作为一个旁观者也会有这样的惯性思维:如果我们对能仁家商和清华附中两支球队完全不了解(2018耐高精英赛决赛),仅从身形、热身活动中的技术动作去评判他们,相信所有人都会认为清华附中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现象很好解释:因为我们在内心里都会觉得竞技篮球是巨人的游戏,长得矮、长得瘦小就得挨欺负。这样的思想如果根植于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非常可怕的后果:队员们还没有上场比赛(瘦小的一方),在心理上已经处于下风了。然而如果两支球队原本实力相当,那么心理的干扰因素将会直接影响比赛的过程与结果。很多队员会从一开始就表现的畏手畏脚,完全失去了自我(原本可以打得很好,但被自己的心理定势所限制住了)。

打球不较真,输得就是自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所带球队的队员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不会出现像上述所说的心理裂痕(中间也经历一段低谷时期)。即使我们球队的每个人在身体、技术等方面不如对方,我们也会通过整体的防守与进攻来弥补个人的不足之处。即使最后比赛的分差很大,但最起码我们在意志上、精神上不能输掉自己。更何况对手的真正实力并不一定有多强。

其实在很早之前我就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很多球员身形偏瘦,但个人进攻技术全面、防守脚步移动迅速。但只要遇到比自己高大、强壮的对手时,自己的表现就会大打折扣。对方给的对抗强度提升了,自己反而退缩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下心理因素占据主导地位。首先我们不能怕,其次我们要敢于跟比自己强壮的球员做对抗。

我经常说:一名球员的冲击力是由自身的体重(M)与速度(V)的乘积共同决定的。我们比对方瘦弱,不代表我们防守不行。这时候需要想办法限制对方的速度,因为对方的体重我们无法改变,所以只能限速。从无球开始防起、在移动上占据优势、利用紧逼防守消耗其体能等策略都会帮助我们取得胜利。

最为关键的是,我们首先不能怂,不能服输。就像题目所写,有时候需要一点较真的气质。这里不是让大家用情绪去打球,而是当我们比分落后时、对方挑衅时、自我怀疑时,我们需要拿出一点魄力与勇气,来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从而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发挥出来。

打球不较真,输得就是自己!

无论是从个人还是团队角度出发,我相信大家都有相似的“以弱胜强”的故事。就好比能仁家商与清华附中的比赛,从表面上看清华附中的球员技术全面、身材高大威猛,他们占据了篮球运动员应有的优势。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能仁家商的球员虽然身材瘦小(后卫只有1米7左右),但移动速度、运球速度极快(最大化)、团队防守配合更加默契。

我发现,当我的队员遇到一支陌生球队时,在热身时会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在对手身上。如果对方球员个个比自己身材高大、魁梧,队员们就会变得有所紧张、不安(可能队员自己不会承认这一点)。我不希望自己的队员在心理上有这样的认知误差,我更主张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分析对手的事应由教练或球探去做。

过多的关注对手的情况,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会让我们在比赛中发挥失常。此外,我们习惯性的“以貌取人”只会给球队带来更多的慌张与不自信。这种固有的篮球观真的不可取,哪怕有时它是正确的,我们自己也不能在比赛还没开打之前在心里面就已经“认输”了。总之,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否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