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乡大姐铲平3亩枣园改种冬青,不卖苗只卖叶月入5万,啥套路?


枣乡的十月,丰收的时节,枣农将一箱箱收获的冬枣运到市场,换成钱装进荷包。今年冬枣价格不错,但由于种种原因,产量却大量下滑,亩产3000斤已算高产。种枣不赚钱,但在诺达的市场上,一些本不起眼的小生意,却让一些人赚的盆满钵满。

老刘嫂子本身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枣农,冬枣价格的连年下跌,让她看不到出路。也不知是不是突发奇想,她将自家的三亩枣园铲平,竟然全部种上了冬青树。至于为啥要种冬青,当时很多人问她,但老刘嫂子却闭口不谈。

三亩冬青,几千支苗,都是孩子帮她在网上购得。“一块五一棵苗,花了可不少钱,那时候心里也没谱,现在看来是种对了。”老刘嫂子边剪着冬青的枝叶,边乐呵呵的说。

第一年育苗,第二年就开始卖钱,如今已第三个年头,老刘嫂子的冬青长足了个头。但让人更搞不懂的是,老刘嫂子种冬青并不是为了卖苗,而是只卖树叶,一斤树5块钱,如此高的价格让人匪夷所思。

“冬枣运输过程中也需要保鲜,往西往北的客商喜欢用冬青叶,尤其是东北的客商,更喜欢冬青。”如今自己的商业机密已经公开,老刘嫂子毫不避讳的介绍了起来。

几年前,每到冬枣收获时节,经常会碰到路边绿化带中的冬青被撸光叶子。“当时还纳闷是怎么回事,最后才知道有人专门撸叶子卖,还不便宜。”发现了商机,就得把握住,老刘嫂子开始跟丈夫商量,是不是种点冬青卖,兴许要比种枣要好得多。

次年,在别人忙着给枣树施肥开甲,老刘嫂子一家却开始刨树。“一片地,3亩多,全种成了冬青,这玩意比冬枣省心多了,除了按时除除草上点肥料,基本不用管。”老刘嫂子介绍说。

三亩枣园改种的冬青,第二年就让老刘嫂子一家纯收入近三万元。“这比冬枣可好多了,累死累活一亩地也挣不了5000块钱。”一包一包的树叶摆在市场中央位置,不时就有人拿走几包。“一包四斤左右,20块钱,到晚上基本都剪不出来卖。”老刘嫂子笑着说道。

今年,老刘嫂子家的冬青树基本长成。“不好说,去年不够卖,今年这一个月应该能卖上个四五万。”看着老刘嫂子狡黠的神情,似乎这只是个保守数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