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看氣質,買房看地段,再「瞟一眼」容積率 容積率是什麼鬼?

房地產銷售中有一個重要指標叫容積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又稱建築面積毛密度,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買房時,樓盤介紹上一般都會標註容積率,但很多人不在乎,覺得只要感覺好,管他什麼容積率。其實容積率不容忽視。

容積率本身就代表了樓盤通風、採光、安靜等舒適度。容積率太高,樓高、人密,等個電梯都費勁。

房地產是一項長期投資,買房不能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當你的房子老了,需要拆遷重建的時候,容積率就開始發揮作用。如果容積率低,拆遷重建就相對容易,有開發商原則接手。如容積率1.5的樓盤,房齡太老需要重建時,有開發商就願意投標,拆遷補償後,重建成容積率3.0的樓盤,比較容易有利可圖。如果本來就是3.0的容積率,拆遷重建,哪個開發商敢接手?補償低了,住戶不幹,因為周圍的房價不止這個數。補償高了,開發商不幹,因為項目虧錢。所以高容積率的小區,幾十年後就容易形成這種局面,房子老了,物業管理也破罐子破摔了,住得很窩囊,但就是拆遷重建不了,住不好住,賣不好賣,成了雞肋。

那麼,容積率多少算高,多少算低呢?目前全國城鎮住宅平均容率率為2.06,如果以此為標準,明顯低於2.06叫低,明顯高於2.06叫高,在2.06左右(如上下25%,1.55-2.58)為中等。因此,如果容積率在2.58以上的樓盤,購買時就需要想想,房子老了怎麼辦?

當然,房地產投資,首要看地段,次要看地段,第三還是地段。容積率可以參考,但也不要太糾結容積率。

更多內容參閱知識星球APP ,搜索“笑傲投資”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