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的崛起,解決方案在這裡?

最近,著名央視名嘴白巖松在一檔演講節目裡談到中國足球,他的說法引起了一堆爭論。在關於“

國家隊踢聯賽”這一焦點話題,他則直言,這是違背規律。“誰出臺這個眾議,誰就要做好下課的準備。

中國足球的崛起,解決方案在這裡?

白巖松

關於為什麼我們的國足一直上不了國際水平的問題,很多網友喜歡拿冰島和中國作對比以調侃:

冰島全國人口:334319

女人:-170503

男人18歲以下:-40122

男人35歲以上:-85670

太胖:-24775

捕鯨來不了:-788

監視火山走不開:-321

剪羊毛(正是旺季!):-2856

坐監的稅務官們:-23

一條腿的:-189

失明的:-265

球場看球的球迷:-8781

隊醫廚師按摩師:-3

教練:-1

剩餘23人,幹掉了“歐洲中國隊”!

那,我們泱泱大國13億的龐大人口基數,就找不出一支國際水準的球隊,問題出現在哪裡呢?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又是什麼呢?

中國足球的崛起,解決方案在這裡?

國足加油

方案一:經常看見這樣的評論:假如把監獄裡的死囚組成一支球隊,如果出線就赦免,可能都比中國隊厲害,等等。

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的實例:

1941年,烏克蘭首都基輔被德軍攻陷。納粹集中營裡面,關押著一群基輔本土的足球球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這隻球隊一直都是基輔民眾心目中堅持的力量。而德國為了消除基輔地區的反抗勢力,讓人民屈服,美其名曰的製造了一場友誼賽。那場比賽中,基輔隊以5比1輕取納粹球隊,讓德國人顏面盡失。不過納粹方面很快安排了兩隊第二場比賽。比賽結束之前,德國多次放出死亡威脅,讓基輔隊員老實一點。

最後,基輔施塔特隊依舊以5比3的比分再次擊敗納粹足球隊。後來這些令人尊敬的球員沒有逃脫殺害。但他們在苟且偷生和慷慨赴死之間選擇了為國家的榮譽而死。他們的事蹟,被烏克蘭人民所銘記。

所以,生死之別,並不能左右球場上面的勝負。沒有堅定的信仰支持與甘願揮灑的血汗,憑什麼在足球比賽中取得成功

。這就是競技體育的魅力,也是它千百年來熠熠生輝,不會被人遺忘的原因。

中國足球的崛起,解決方案在這裡?

國足

那麼還有其他方法嗎?

方案二:有人提出:把足球項目加在高考裡。

在對於二十年後的中國足球,白巖松這麼說:“一個國家隊的最佳年齡是26歲到30歲,

那二十年後也就是今天6到10歲的孩子們,二十年讓你覺得特樂觀,二十年後肯定行了,我一說到今天6到10歲,你馬上表情凝重了。”

這的確是個不爭的事實,向來都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許是在根源處出了問題。想想今天6到10歲的孩子與足球的關聯程度,對中國足球來說,也是個不容樂觀的事實。

我們從小強調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但是事實發展起來往往是有著極大的偏頗的。如果按照這部分網友的方案,把足球項目加在高考裡,這個方法可行嗎?

那我們想象一下,如果這個方案實施,那今天6到10歲的孩子們到底會是怎麼樣呢?

中國足球的崛起,解決方案在這裡?

中國足球

對於中國足球的展望,你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