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因噬血病去世,妹妹出生后也患噬血 妈妈抑郁自杀两次未遂


“轩轩是得这个病过世的,现在思怡又得了这个病,都怪我,都怪我,老天啊,让我去替思怡去受这个苦吧!”吴燕一边哭着说,一边狠狠地扇着自己的耳光。这是在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发生的一幕,面对生病的思怡而无能为力的母亲吴燕,他所能做得只有无尽地自责。

2017年9月22日,北京京都儿童医院,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如期地进行着,不同的是,这次举办生日的场地是在医院的移植仓外。被一道玻璃隔开的一家人,玻璃窗外父亲胡建平端着蛋糕唱起生日歌,玻璃窗内妈妈吴燕抱着一岁的女儿胡思怡,孩子的眼睛盯着蛋糕上的蜡烛。

小思怡长着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但因为长期服用含有激素的药物,脸部明显浮肿。思怡患的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血液病,比白血病死亡率还要高,叫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俗称吸血病。很多人也许没听说过这种病,但胡建平和吴燕对这个病一点也不陌生,4年前他们的儿子轩轩就是被这种病夺去了生命。


吴燕和胡建平家住湖北省武汉市三店镇,2011年夫妻双双南下在深圳一家印刷机厂打工。2013年3月,儿子胡瑾轩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欢乐。然而在轩轩两个月大时突发40℃高烧,后经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听到这个消息,吴燕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经过两次化疗后,轩轩的病情没有多大起色,2014年5月31日,轩轩病情一度恶化因抢救无效去世。

“他那么小,还没来得及叫我一声妈妈。”吴燕哽咽着说。随着轩轩的去世,吴燕患上了抑郁症。“脑子里全是轩轩的影子,有时走在街上,看到了跟轩轩差不多大的孩子,就会停下来,然后流泪,就想如果轩轩还在,是不是也这么大了?”图为轩轩生前照片。

吴燕因伤心抑郁,曾两次有过两次自杀,有一次吴燕说听到了轩轩叫她,说“妈妈我好怕。”吴燕说“孩子别怕,妈妈来陪你了。”然后拿刀狠狠地捅进了自己的腹部,被家人发现后,送往医院。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在丈夫的悉心照料和亲人的陪伴和鼓励下,吴燕终于走出阴影,心情也慢慢好起来。


一年后,内心一直渴望再有一个孩子的夫妻俩,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咨询了医生,医生当时告诉他们必须做基因检测,当时得出结果是吴燕携带有问题的基因,但胡建平没有,第二胎宝宝应该不会发病。出于谨慎考虑,夫妻俩之后还做了多次筛查,等来的都是好消息。于是,吴燕和丈夫重新鼓起了要孩子的勇气。图为思怡妈妈腹部的刀疤。

2016年的9月22日,女儿思怡呱呱坠地。“女孩!八斤四两!大家看看漂亮不?”吴燕和丈夫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这一喜讯,得到众多亲友的祝福。小思怡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活力。对于吴燕和胡建平来说,那段痛苦都过去了,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然而幸福快乐的生活却仅仅维持了半年,思怡突发高烧,症状像极了当时的轩轩。经医院诊断后,吴燕最害怕的事情变成了事实:思怡的UNC13D基因有一个杂合突变,被确诊为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为了求医,夫妻俩带着孩子几经辗转,从武汉到深圳再到广州。最后他来到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幸运的是,胡建平与女儿思怡的骨髓配对成功,让一家人看到一丝希望。“我曾经被病魔夺走了一个孩子,这一次我绝不会放弃。”为了女儿能尽快治疗,他们东拼西凑,终于凑够了移植费用。图为胡建平和吴燕的基因检测报告。

在2017年9月18日,思怡顺利进入移植仓,大剂量的药物使得思怡的头发脱落,全身脱皮,乏力呕吐,孩子一度痛苦不安,所幸在妈妈的悉心照料下,思怡恢复得比较好。9月22日当天是思怡一岁的生日,胡建平早早的买好蛋糕站在移植仓外,为孩子过一个简简单单的生日,庆祝她来到世上整整一年。


2017年10月27日,医生告诉胡建平,思怡可以转出普通病房,听到消息,胡建平激动不已。可是就在转出普通病房不久,思怡出现严重的排异现象,腹泻不止,情况越发严重。医生告诉夫妻俩,孩子情况比较复杂,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为了给儿子轩轩治病,夫妻俩花光了6万元积蓄和亲友们凑的10多万。而小思怡从生病到至今,胡建平一家已经花费近90万元。“所有筹款和借款都已经花光,亲戚朋友已经借遍,实在无处再筹到更多资金!”那个大眼睛的可爱宝宝,乖巧的如天使般躺在那里,命运多舛的她,也渴望好起来。她,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了!愿大家一起来帮帮她,愿她能顺利筹款,赶快好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