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四港聯動形成輻射山東半島連接歐亞的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樞紐

青島四港聯動形成輻射山東半島連接歐亞的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樞紐

青島正佈局國際陸港、海港、空港和鐵路港“四港聯動”,加快培育跨境電商、現代物流、綜合保稅、汽車及零部件物流、臨空製造、航空服務、商貿會展等高新產業及配套服務業

每天下午5點半,滿載出口商品的“即黃”班列,就會準時從位於青島市即墨區的青島國際陸港直抵位於青島市黃島區的青島前灣港碼頭。“去年10月份正式運營後,到目前已形成了每天對發一列固定班次,到今年8月底,已累計發送457列,運送箱量14309車。”即墨國際陸港管委會物流事業部部長王偉秀說。

青島國際陸港與海港的聯動已成規模,其與空港的聯動頻率也因跨境電商業務增長與日俱增。隨著濟鐵綜合物流園開工建設,鐵路港也將於明年2月份在此投入運營。屆時,“四港聯動”將使這裡成為輻射山東半島、連接日韓歐亞的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樞紐。

海陸港聯動1+1大於2

青島國際陸港地處即墨、膠州、城陽三地交會處,居青島市域幾何中心位置,域內3條鐵路、3條高速公路及3條省道縱橫交錯,距流亭機場15公里、膠東國際機場17公里。正是基於這樣的區位優勢,2014年即墨規劃了面積約91.3平方公里的青島國際陸港,並依託先期建成的華駿物流園,首先加快建設公路港。目前,華駿物流園已建成40餘萬平方米物流倉儲區及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電商物流園等十多個板塊,落戶順豐速運、中通快運、天地華宇、海爾日日順、中遠物流、阿里巴巴等一批大型物流和電商企業,成為青島地區重要的公路物流集散中心和山東半島物流配送樞紐。

公路港規模的不斷擴大,為海港陸港聯動奠定了基礎。公路港想把服務進一步擴展到港口碼頭,正好海港也開始把服務向內陸延伸,由此青島港即墨港區在青島國際陸港成立。“我們的目標是把集裝箱送到客戶家門口,青島國際陸港公路物流優勢明顯,又有建成的鐵軌,可以直通黃島前灣港碼頭,青島港和陸港的合作便由此展開。”青島港即墨港區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任說。

海港陸港聯動,最顯著的就是成本降低了。青島榮騰國際物流公司總經理姚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們的主要客戶森麒麟輪胎公司,每個月要發送1600標箱的出口貨物,現在通過“即黃”班列運送,比過去公路運輸每個標箱節約100元,這樣每年為森麒麟公司節約運費近200萬元。“對物流公司來說,因為運途大大縮短,安全性大大提高,所以成本也降低不少。”姚騰說。

王文任告訴記者,“即黃”班列開始運轉後,因提高了內陸客戶的進出口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因此除即墨地區客戶外,還有萊西、平度、龍口等即墨之外區域的客戶也開始向這裡集聚。目前,這部分客戶平均每月發送100標準箱左右,其業務量約佔總業務量的6%。

近期,青島國際陸港又與青島港物流公司、齊魯交通青島投資公司開展港區戰略合作,投資10億元建設海鐵聯運、場站、倉儲保稅、期貨交割、查驗燻蒸、訂艙代理和報關報檢、汽車及零部件物流、貿易金融、冷鏈物流、電商物流十大功能區,努力將國際陸港建成集保稅倉儲、查驗通關、國際結算等功能於一體的口岸內陸港口。7月18日,一期啟動區已開始建設,投產後,通過“即黃”班列每年可運送10萬標準箱,三期全部建成每年可運送100萬標準箱。

空陸港聯動帶來雙贏

利用臨近流亭機場、膠東國際機場的區位優勢,即墨區規劃建設總面積5.6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區,加快培育跨境電商、現代物流、綜合保稅、臨空製造、航空服務、商貿會展等高新產業及配套服務業。

家住山東省威海市的王女士在電商平臺購買了國外日用品,沒過幾天快遞便把這些跨境日用品送到了她手上。她不知道的是,這其中有一個空港陸港聯動過程:來自國外的日用品通過飛機運抵青島流亭機場後,會通過海關監管車輛轉關運輸到青島國際陸港關區通關查驗,放行後再通過落戶於青島國際陸港的順豐快遞送到購買者手中。

青島國際陸港是山東省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之一,其域內跨境電商產業園佔地約270畝,目前已建成跨境電商監管倉庫、海關查驗倉庫、集裝箱監管場站等設施。記者在海關查驗區域看到,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食品、奶粉、紙尿褲、服裝鞋帽等跨境直購商品,通過履帶運送到查驗區,海關工作人員正在認真查驗。“空港陸港聯動,既避免了空港區域擁擠的劣勢,又發揮了陸港已有的物流優勢,可謂雙贏。”即墨國際陸港管委會招商促進部部長仇吉瑞介紹說,從2015年海關查驗倉庫運行後,跨境電商產業在青島國際陸港發展風生水起。截至目前,青島國際陸港跨境電商直購進口商品540萬單,快件業務160萬單,跨境電商直購進口商品業務量規模居青島市首位。

泛亞國際貨運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電商物流部經理王鳳霞對青島國際陸港電商發展之迅猛感觸深刻:“從2015年一天幾十單,到現在一天四五千單,我們公司的跨境電商業務量越來越大,這得益於海關和國際陸港提供的政策扶持,以及物流企業等平臺在此聚集。”

據悉,青島國際陸港還積極引入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組織出口貨源,理順跨境電商出口通道。今年3月9日,第一批服裝、童車、小家電等貨物在青島國際陸港監管物流中心順利試通關,青島國際陸港跨境電商業務由此實現了從“買全球”向“賣全球”的跨越發展。

依託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優勢,青島國際陸港積極打造跨境電商小鎮。小鎮是山東省首批省級特色小鎮之一,被列入首批“山東電商小鎮”創建名單,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將重點建設風情街、商業街、眾創空間、配套商業服務區、商品體驗及展示區等功能板塊。其中,小鎮先行區將於9月底前改造完成並交付使用,10月份舉行小鎮開鎮儀式。

隨著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的快速增長,相關資源也不斷向這裡集聚。目前,青島國際陸港已引進中國外運、百世物流、中迅物流、銀色高科、雲碩電子、問策、立冠等多家知名跨境電商及配套服務企業,一個跨境電商集聚區正在成型。

鐵陸港聯動箭在弦上

機聲隆隆,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高速運轉,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青島國際陸港濟鐵即墨綜合物流園一片繁忙的景象。“9月10日,第一根鐵軌已經鋪下了,明年2月份,一期工程將建成開園,三條鐵路專用線將正式投入運營。”王偉秀說。

濟鐵即墨綜合物流園是中國鐵路總公司批准的全國42處鐵路物流節點之一,總投資12.78億元,總體規劃佔地3471畝。項目位於藍村鎮西南區域,距青島國際機場10公里、青島港30公里,是青島對外輻射的陸路交通樞紐,同時也是青島通往全國的北大門。濟鐵即墨綜合物流園主要建設小汽車作業區、笨重貨物辦理區、集裝箱辦理區、公鐵聯運物流區、城市配送區、鋼材流通加工區以及綜合服務中心。

“目前,濟鐵物流園項目建設進展順利,1.6萬平方米物流交易中心和綜合辦公樓已建成,小汽車專用線基礎、鐵路到發線基礎及龍門吊基礎等工程項目完工,1.2萬平方米倉庫主體及其配套設施開工建設,建成後將為青島市乃至整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生產企業和商貿市場提供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公鐵聯運等物流。”即墨國際陸港管委會副主任劉紹山告訴記者,他們還正在爭取中國鐵路總公司中鐵濟南局集團公司支持,謀劃開通以青島國際陸港為始發站的青新歐國際貨運班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