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分不開」的今天,生活開始反向「入侵」工作了

“工作生活分不开”的今天,生活开始反向“入侵”工作了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工作生活一體化”已經成為趨勢,人們不再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節奏:一方面,彈性工時、自由職業、遠程上班這些更加“人性化”的工作制度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另一方面,我們也得忍受越來越頻繁的超長 OT、非工作日還得一直保持通訊狀態、週末參加(約等於加班的)公司聚餐之類的非常規情況。這些,被英國的一家招聘網站 totaljobs 統稱為“超靈活(superflexibility)”狀態。

那麼,所謂“超靈活”究竟是什麼樣的?totaljobs 在今年四月調查了近七千名上班族之後,詳細分析了一下這種生活方式:

上班除了工作還能幹嘛?摸魚啊

調查中,以一週為單位,受訪者們上班時會花六個多鐘頭刷社交媒體、約四個小時在線上處理各種生活瑣事,看視頻和聽音樂(不管是娛樂還是工作需要)就更久了,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七個多小時。對比之下,吃午飯反而最省事兒,才 27 分鐘。

“工作生活分不开”的今天,生活开始反向“入侵”工作了

不止這些,隨著辦公室規則的放鬆以及公司福利的多樣化,打私人電話、在公司健身、以及由於緊急私事所以 WFH(不算請假的在家工作)等等,也或多或少佔掉了一些工時。下面這張圖可以生動體現出時間的“零散化”現象:一個普通的工作日,由傳統的公私界限分明,變成了被正經幹活、刷社交媒體、欣賞流媒體、在家工作、吃飯打盹、和同事聊天/吵架、通勤等十項不同的活動分成了幾十段碎片。更不用說現在流行 multitasking,我們還可以在地鐵上辦公、在聊天的時候回郵件、在吃飯的時候談業務……有了手機和 WiFi,人們把部分曾經只能在家做的事兒也順勢搬到了公司,時間線的重疊就更密集了。

“工作生活分不开”的今天,生活开始反向“入侵”工作了

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就是……沒啥界限

看起來,大家對所謂的“工作生活要分開”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只有 23%的受訪者覺得在兩者之間設置界限很重要,連四分之一都不到。與此同時,認為“家人朋友對自己目前的時間分配情況感到滿意”的就更少了,只有 16%,跟“下班後能順利切換家常模式”的人數基本持平(17%)。

另外,關於超時工作問題,58%的受訪者都有過在家加班的經歷,平均每週超過 7 小時,幾乎相當於一整個工作日。

“工作生活分不开”的今天,生活开始反向“入侵”工作了

而且,線上隨時待命也逐漸發展為一種新常態:38%的人曾在非工作時間收到過老闆的傳喚;對於下班時間偶然冒出來的突發事件,46%的人會選擇直接上手處理,還有一些人會觀望一會兒,能做到完全不管不顧且心安理得的只有 13%。

看起來,“超靈活”帶來的最明顯的影響就是,我們從鐵板一塊的條條框框中解脫,但卻掉進了一種更細微也更綿延的“無形壓力”以及自律危機當中。

靈活之後更開心了嗎?也挺難說

不可否認,自由的工作方式確實很受歡迎:對年輕人來說,它意味著可以避開早高峰才到崗、累了能走出辦公室買杯奶茶、下班後甚至還可以跟同事一起打打遊戲,摸完魚說不定(出於內疚)效率還變高了。對有家有娃的人來說,肯定也得到了更多照顧自己和家庭的機會。美國一家專門提供“靈活工作”的求職網站 FlexJobs 就宣稱,他們發現有孩子的求職者們普遍認為“有自主調配時間權限”甚至比工資還重要一些(84% vs 75%)。不管怎樣,靈活工作確實能提高愉悅感和掌控感,在某種程度上改善員工和公司之間一直以來略顯緊張的關係。

“工作生活分不开”的今天,生活开始反向“入侵”工作了

但這樣是否就意味著更輕鬆了?調查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在“真正的放鬆”這篇報告中也提到了,因為個人生活和工作的相互擠壓,當代的許多勞動者固然不用一直呆在辦公室、年假旅遊啥的可能也沒人攔著,然而 24 小時不敢關機,有事的時刻未必很多,卻無法緩解長期緊繃的情緒,所以也得不到徹底的休息。這種不算上工也不像收工的“always on”狀態,才是最讓人不自在的。

當然了,調查的結論對靈活工作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從“把工作帶回家”到“把家挪到辦公室”,說是社畜的勝利也好,說是工薪一族無可奈何的突圍也好,它終究是個無法阻擋的大趨勢。“工作和人的關係”不僅是財務問題,更是哲學命題,“如何讓上班這件事更開心”,終歸是比“如何不上班”要實際那麼一點點的。

題圖來自:Giph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