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比大小》學習知識,家長輔導孩子必學知識

各位家長好,我是胖嘟嘟的沈老師,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幫助孩子認識大於號“>”小於號“<”和等於號“=”,理解他們的含義,能夠準確的區分“>”和“<”。


一年級數學《比大小》學習知識,家長輔導孩子必學知識


大於號和小於號寫法分別是>、<。

區別:

1、開口朝前就是大於號,開口朝後就是小於號。

2、大於號的頂點朝後,小於號的頂點朝前。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生不但要學習運算符號“+”、“-”,還要學習關係符號“<”、“>”和“=”。如何讓剛入校門不久的學生掌握這三種符號的含義並正確使用它們呢?

有的學生說:“左邊大,大於號;左邊小,小於號”。有的說:“大於號開口在左邊,小於號開口在右邊”。有的說:“開口旁邊是大數,尖尖旁邊是小數”。有的說“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學生將符號“<”、“>”的形狀內化後用語言描繪出來,經歷這樣的活動過程能加深學生對符號的理解和記憶。

拓展資料

1、大於號是數學中不等式運算符號的一種。

2、英國人哈里奧特於1631年開始採用現今通用之“大於”號“>”及“小於”號“

3、1655年沃利斯曾以表示“等於或大於” ,到了1670年,他以及分別表示“等於或大於”和“等於或小於”。據哥德巴赫於1734 年1月寫給歐拉的一封信所述,現今通用之≧ 和≦符號為一法國人、首先採用,然後逐漸流行。

4、龐加萊與波萊爾於1901年引入符號<>(遠大於),很快為數學界所接受,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