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浪費天賦,你其實能跑過馬

大多數人都以為長跑離自己很遙遠和很可怕,但幾乎每一個跑步的人都會告訴你,“跑著跑著就好了”。

曾經中學體育800米跑不進4分鐘的人,堅持跑步一段時間後,也能夠完成5公里、10公里甚至是半程馬拉松。長跑似乎也沒什麼玄妙,只要多跑,每個人都可以。


別浪費天賦,你其實能跑過馬


有趣的人馬較量

關於人類是否善於長跑,有一項有趣的賽事,參賽雙方是人和馬。英國威爾士從1980年起舉辦的威爾士人馬“馬拉松”,起因就是為了解決人和馬哪個更善於長跑的爭論。

人怎麼可能跑的過馬呢?所以在三十多年的歷次比賽中,只有2004和2007年是由人跑贏了馬(比賽全程是35公里)。


別浪費天賦,你其實能跑過馬


但總體來看,人和馬的完賽成績並沒有相差很多,而且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人能夠跑贏馬。

人在哺乳動物中運動能力絕對不優秀,但卻在長距離奔跑上似乎並不比馬差。

人類其實很能跑

事實上,能進行長跑的動物非常罕見。食肉動物,比如獵狗和鬣狗,能夠本能地長跑,馬也可以。


別浪費天賦,你其實能跑過馬


在沒有人逼迫它們奔跑的情況下,鬣狗和獵狗能自然地奔跑大約10到15公里,馬能跑大約20公里;而如果強迫這些動物奔跑到死,它們能夠跑大約100公里。

再來看看人類的長跑表現。馬拉松比賽全長42.195公里,參賽和訓練人員數不勝數。此外,還有50公里、100公里,100英里(161公里)的超級馬拉松。

更有連跑6小時(97公里)、12小時(163公里)、24小時(303公里)、48小時(473公里)的超級馬拉松比賽。世界上最長距離的跑步比賽,長達4989公里!


別浪費天賦,你其實能跑過馬


進化而來的奔跑能力

大約兩百萬年前,人類祖先完成了從四肢著地到直立行走的轉變,從此人類不僅能走,還能跑。

與三百多萬年前的人科化石相比,更近的化石或現代人擁有縮短的四肢末端(減少跑步消耗)、強壯的跟腱(靠伸縮為跑步供能,而走路不太需要)、明顯的足弓(積存能量)、穩定的肩架結構、強大的臀部肌肉等等。相比步行,這些變化與適應長跑更加相關。


別浪費天賦,你其實能跑過馬


慢跑是狩獵的武器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時速也只能到10米/秒(參照男子100米9.58秒的世界紀錄),而草原上的四足動物平均時速可以到20米/秒。

在追不上又打不過的情況下,人類祖先是怎麼進行狩獵的(是公元前200萬年哦,弓箭是並不存在的)?

人類移動的時候,有三種方式:走路、慢跑和衝刺跑,動物也是一樣。


別浪費天賦,你其實能跑過馬


四足動物衝刺跑的速度都可達到20米/秒以上,但慢跑的最大速度就差得遠了。小馬以及和人類體重相當的灰獵狗的最大慢跑速度大約是4米/秒,成年馬能達到大約6米/秒。

再來看看人類,人類的衝刺跑速度最快也只有10米/秒,比其它動物差遠了;但是,人類慢跑的速度,可以達到6米/秒以上,這比其它四足動物的慢跑速度上限還要快。

這樣一來,人類的慢跑就比動物更快。動物們為了不被追上,就必須進行衝刺跑才能逃離。

但是動物進行衝刺跑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這些多餘的熱量無法快速的散出,就會導致動物中暑。


別浪費天賦,你其實能跑過馬


四足動物的散熱過程很慢,他們的身體上沒有汗腺,通常需要快速的喘氣,通過蒸發舌頭和呼吸道上的水分才能給身體降溫。

而當時的人類已經脫去了厚厚的毛髮,通過出汗就可以調節體溫。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幾乎不用擔心身體過熱。

這巨大的體溫調節優勢,讓人類在一場長達15-35公里的狩獵中,可以最終捕獲因身體過熱而倒地休克的動物。


別浪費天賦,你其實能跑過馬


人類通過長跑獵獲了足夠的食物,身體也逐漸地更加適應長跑。但在弓箭發明之後,人類就不需要通過長跑來打獵了。時至今日有了外賣,別說是長跑了,人們每天運動的步數都越來越少了。

人類其實很能跑,跑步也不應該作為多吃一包薯片、一塊蛋糕的懲罰。穿上球鞋,跑起來,感受一下藏在你身體裡的天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