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80%決定因素來自情商

海斯是一位學問高深的學者,曾獲得世界一流學府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他有過這樣一段往事:

我從前在部隊服役的時候,做過一個智商測試,測試的結果是我獲得了160分,是基地裡得分最高的。按照測試標準,我的智商已經到了天才的水平。退役後,我又參加幾次智商測驗,每次都得高分,因此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聰明過人,我希望別人也這樣看我。然而,遺憾的是有人並不這麼看。

我認識一位汽車修理工,我估計他如果參加智商測試,分數大概僅僅是人類智力的平均分——90分而已,所以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遠比他聰明。然而,每當我的汽車出毛病,我又不得不去找這個低智商的人來解決問題,對他的結論洗耳恭聽,奉若神旨,而他每次都能讓我的汽車變得完好如初。

有一次,他從引擎上抬起頭來,笑嘻嘻地對我說:“博士,有一個聾啞人到五金店買釘子,他把左手食指和拇指併攏放在櫃檯上,右手做了幾次敲打的動作,店員拿了一把錘子給他,他搖搖頭。店員注意到了他左手併攏的拇指和食指,於是給他拿來了釘子,這回聾啞人滿意了。那麼,博士,我來考考你,接著又來了一個瞎子,他想買剪刀,你說他該怎麼表示呢?”

我伸出食指和中指,做了幾次剪的動作。修理工哈哈大笑:

“你這個笨蛋!他當然是用嘴說啦!”

接著,他得意地說:“今天我用這個問題考了很多人。”

我問他:“上當的人多嗎?”

“不少。但我知道你肯定會上當的。”

“為什麼?”我大吃一驚。

“因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我知道你有學問,但不會太聰明。”

他的話儘管讓我有點不快,但我不得不承認他說出了一個事實。智商高能說明什麼呢?也許說明我善於做某種類型的測試題,而出題者的思維方式和我十分接近,僅此而已。

人類在關於怎樣才能成功的問題上,從來不曾停止過探索的腳步。熟悉電影的人們一定都會記得《阿甘正傳》,這是一部好萊塢大片,男主角的扮演者湯姆·漢克斯更是憑藉它而一舉奪得奧斯卡小金人。

那麼漢克斯在片中飾演的角色是怎樣的呢?為何這部影片至今還常常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影片中的男主角名叫Forrest Gump,他從小就是一個有點行動不便的男孩,準確點說是有點殘疾。然而不幸的事情不在於這裡,而在於他的母親到處為他找學校,卻無人願意接收他,因為他的智商被告知只有70分——一個遠低於正常人的分數。

但是後來片中的Forrest的表現讓我們每位觀眾都為之感動。他憑藉他的執著、善良、守諾、勇敢的個性,一度成為美國人民心中的英雄。

故事也許是虛構的,但卻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智商的高低與人生的成就不能直接劃等號!阿甘重情重義、執著樂觀的個性,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這便是情商的魅力。

資深學者丹尼爾·戈爾曼宣稱:“婚姻、家庭關係,尤其是職業生涯,凡此種種人生大事的成功與否,均取決於情商的高低。”一份有關調查報告披露,在貝爾實驗室,頂尖人物並非是那些智商超群的名牌大學畢業生。相反,一些智商平平但情商甚高的研究員往往以其豐碩的科研業績成為明星。其中的奧妙在於,情商高的人更能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與社會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的高智商者相比,那些能夠敏銳瞭解他人情緒、善於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更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也更可能取得成功。情商為人們開闢了一條事業成功的新途徑,它使人們擺脫了過去只講智商所造成的無可奈何的宿命論態度。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特徵是生活的動力,可以讓智商發揮更大的效應。所以,情商是影響個人健康、情感、人生成功及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以為高智商可以決定高成就,其實,人一生的成就至多隻有20%歸功於智商,另外80%則受情商因素的影響。所謂20%與80%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比例,它只是表明,情商在人生成就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儘管智商的作用不可或缺,但過去把它的作用估量得太高了。

為此,心理學家霍華·嘉納說:“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佔據什麼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智力因素。”許多材料顯示,情商較高的人在人生各個領域都佔盡優勢,無論是談戀愛、人際關係,還是在主宰個人命運等方面,其成功的機會都比較大。

戈爾曼用了兩年時間,對全球近500家企業、政府機構和非營利性組織進行分析,發現成功者除具備極高的智商以外,卓越的表現也與情商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一個以15家全球企業,如IBM、百事可樂及富豪汽車等數百名高層主管為對象的研究中發現,平凡領導人和頂尖領導人的差異,主要是來自情緒智能。

卓越的領導者在一系列的情緒智能,如影響力、團隊領導、政治意識、自信和成就動機上,均有較優越的表現。情商對領導人特別重要,是因為領導的精髓在於使他人更有效地做好工作。一個領導人的卓越之處,在很大程度上表現於他的情商。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不是推舉一些特別聰明的人做領導,而是推舉一些能關心別人、與人關係融洽的人做領導的原因。相比較之下,情商高的人更能為眾人辦事,也更能發揮群體的積極性。

情商對於普通者同樣如此。許多人在校時成績很好,畢業後卻碌碌無為。他們經常抱怨與人難以相處,得不到上司的賞識,在生活中處處碰壁,有些人甚至心態失衡而走上歧途,究其原因也是情商低。而一些在校時成績平平,被認為智商一般甚至低能的學生,畢業後卻如魚得水,成為獨佔鰲頭的領導者。他們能適應周圍環境,抓住機遇。更重要的是,他們善於把握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善於把握和適應領導者的願望和要求,善於處理自己周圍的人事關係,因而他們成功了。

我們如果想要成功,就要努力成為一名高情商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