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嵊州味道不再遙遠 嵊州小吃網際網路平台昨上線

今年以來,嵊州小吃喜事大事不斷:

1月18日 “大嵊歸來”嵊州小吃(嵊州小籠包、嵊州年糕和榨面)全國統標工程列入嵊州市政府民生實事工程;

6月22日 嵊州小吃統標工程推進會舉行;

8月30日 “嵊州小吃”網上交易平臺技術程序開發成功;

9月18日 “嵊州小吃味道雲棲”在杭州雲棲小鎮開館,為全球唯一入駐的小吃品牌;

9月26日 嵊州市被省餐飲行業協會授予全省首個“浙江小吃文化之鄉”稱號

……

昨日——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正式運行

從單純的線下開店,發展到線上經營,嵊州小吃與互聯網緊密結合。

舌尖上的嵊州味道不再遙遠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昨上線

9月29日,由嵊州人民政府主辦的“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發佈會在上海舉行。

“新餐飲時代的到來,外賣消費習慣已發生轉變。”嵊州市場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江告訴記者,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模式經營,給嵊州小吃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舌尖上的嵊州味道不再遙遠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昨上線

今年7月,嵊州市政府決定,正式啟動“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建設。由嵊州市場發展有限公司牽頭,組建成立嵊州市益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項目實施。8月30日,“嵊州小吃”網上交易平臺技術程序已開發完成,並正式投入試運行。用戶只需在手機微信打開小程序,就可進行網上交易。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得到了嵊州本地飲食行業的積極響應。從9月初以來,不到1個月時間,平臺已有500多家小吃店上架。“益嘉網絡”總經理周斌告訴記者,這其中,平臺讓利多是一個主要原因。根據合同協議,上架小吃店僅支付遠遠低於其他第三方平臺的扣點作為平臺管理和維護費。目前已經與國內主流的同城配送公司實現系統連接,實現同城配送,讓更多的小吃經營戶受益。另外平臺還與華夏銀行合作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用戶可以直接網上申請貸款,10分鐘實現額度內的貸款到帳,並且不需要用戶直接持有華夏銀行卡。B2B供應鏈方案也為經營戶解決了原材料配料採購的問題,保障食品安全。目前平臺與第三方廣告投放平臺合作推出店內硬屏廣告業務,惠及商家。周斌說,所有上架小吃店必須經過嚴格審核,通過品質化、精細化、多樣化等管理方式,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優品質的外賣服務。

舌尖上的嵊州味道不再遙遠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昨上線

據瞭解,嵊州市益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已與蜂鳥配送開放平臺簽約合作,這也為“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運行提供了保障。

毫無疑問,新技術、新模式將會給嵊州小吃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

舌尖上的嵊州味道不再遙遠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昨上線

始終把小吃當作一項重要產業來抓

當地政府的遠見卓識不斷推動著小吃產業向前發展。

鄉村振興,不僅要農業興,更要百業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三產深度融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標誌。基於這樣的認識,嵊州一直把小吃當作一項重要的產業來抓。

嵊州一直採取“政府買單、免費培訓”方式,把地方特色的嵊州小吃培訓項目列入每年的培訓計劃中。10多年來,共培訓150期,8500餘名學員參加培訓。政府投入了1000多萬元的資金用於包括小籠包在內的技能培訓費用。由嵊州起草制訂的 “小籠包製作” 專項能力規範,獲批浙江省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範開發項目,成為全省行業技能考核認定的標準模板。從而進一步確保了嵊州小籠包不走樣、不走味。

嵊州人憑著一手好手藝闖天上。越來越多的嵊州人開始外出創業,形成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目前,嵊州從事小吃的經營者達8萬人,在全國各地開設小吃店鋪2.5萬家,年產值達到100億。

舌尖上的嵊州味道不再遙遠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昨上線

嵊州因勢利導,成立了小吃行業協會,制定了小吃發展規劃,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大力扶持。近年來,嵊州通過全國小籠包邀請賽等多種方式,逐漸將其打造成集品牌化、多元化、專業化為一體的重要產業,為小吃文化的延續性和傳承性奠定了基礎。

今年初起實施的“嵊州小吃”全國統標工程首先解決小吃行業的形式標準和服務規範,重點“統一店招、統一服裝、統一蒸具、統一宣傳”,並分步在全國開設1000傢俱有示範樣板意義的旗艦店和便利店。深度挖掘小吃背後的文化底蘊,記錄著108種小吃傳承人、食材和配方的嵊州小吃名錄正在編撰中。

目前,嵊州小吃集聚區、特色街、特色小鎮等一系列承載著小吃文化的涵養地也應運而生。在嵊州越劇藝術城,佔地面積1430平方米的嵊州小吃城正在建設,將於明年5月運營,屆時這個嵊州小吃非遺文化傳承核心基地將與越劇文化相融合。在嵊州吾悅廣場,正在打造一個名為“剡溪印”的小吃一條街品牌,對嵊州各個品類的小吃品鑑、體驗互動、傳承工藝、文化展示等活態傳承;以特色小吃著稱的黃澤鎮,正在佈局集小吃文化、博物館、速凍工廠於一體的小吃展示區。“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申報創建中國小吃文化之鄉,加快小吃產業與文化旅遊、鄉村振興戰略的融合發展。”嵊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小吃產業激活一方經濟

政府持續對小吃產業的扶持,嵊州的小吃業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9月初,位於嵊州經濟開發區的浙江鮮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這是目前嵊州規模最大的小吃生產企業。董事長史華鋒介紹說,公司主要以生產速凍小籠包為主,生產工人近百人,初步生產能力為每天20萬隻速凍小籠包。

從街頭店鋪經營,轉向企業運作,多元化經營,使得小吃經營戶跳出了原來的格局,市場前景更加寬闊。

舌尖上的嵊州味道不再遙遠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昨上線

嵊州“嵊之味”速凍食品有限公司是嵊州最早通過食品QS認證的從事生產小籠包速凍的企業。公司負責人沈勇平介紹說,他原先和妻子通過微商銷售速凍小籠包,選用優質的食材,生意出奇的好,杭州和上海的小超市很受歡迎,嵊州及周邊地區的紅白喜事也來訂購。公司還定製了保溫袋,以保證食品新鮮。前年,公司註冊了商標,投資辦起了廠房,購置了冷凍設備,招用了20名熟練工,年產值達到500萬元以上。

舌尖上的嵊州味道不再遙遠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昨上線

“如今冷鏈食品的產業鏈比較完善,在零下18℃速凍的狀態下,小籠包能保持原汁原味,從冰箱裡拿出速凍小籠包蒸上幾分鐘,湯汁依舊十分鮮美。”有著多年冷凍行業從業經驗的史華鋒說,速凍後的嵊州小籠包通過冷鏈物流銷往全國各地,產業前景明媚。

據嵊州市場監管部門統計,近幾年來,嵊州誕生了多家生產速凍小籠包的生產企業,目前有12家企業已通過食品QS認證。嵊州小吃正邁開工業化步子,產業越做越大。

不僅有企業化運作,也有多種元素的融合。今年中秋市場上的“醉小籠”就是其中一例。嵊州剡為面小吃店與浙江資溪麵包有限公司、紹興市秦望茶葉有限公司和浙江聖塔紹興酒有限公司合作,推出“醉小籠”中秋禮品。醉小籠與月餅、黃酒、茶葉等紹興元素相結合,成中秋送禮佳品。目前,“剡為面”和“聖塔”正式敲定“醉小籠”市場推廣行動計劃。依照該計劃,到今年年底,將在全國範圍內發展20家以上品牌加盟店。

嵊州小吃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做小籠包的竹製蒸籠,每家小吃店需求量非常大。嵊州利用毛竹資源多的優勢,定點生產竹製蒸籠。9月中旬開始,竹溪鄉舜源村成立的舜源竹製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行,預計生產竹製蒸籠的產值達100萬元以上,同時也能為村集體增加近10萬元的收入。

“而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也正是為廣大小吃經營戶提供了一個創業平臺”。王春江介紹說,上架“嵊州小吃”的小吃店所需支付的扣點,遠遠低於美團、餓了麼等其他第三方平臺,經營者從中能得到更多的實惠,這樣就更能帶動當地群眾創新創業的熱情。

舌尖上的嵊州味道不再遙遠 嵊州小吃互聯網平臺昨上線

嵊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梁瑜指出,通過小吃互聯網平臺,以“技術標準化、經營現代化、品牌時尚化”來樹立嵊州小吃的新形象和新秩序,對推動嵊州經濟發展有著積極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