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整風行動 400多家影視公司聯手遏制天價片酬

詬病已久的演員天價片酬問題,有望獲得解決。

繼8月11日三大平臺+六大影視公司聯合聲明:單個演員最高片酬不超過5000萬元後,8月12日以華誼兄弟(5.840, 0.09, 1.57%)為會長單位,彙集了博納影視、橫店影視(28.160, 0.55, 1.99%)、樂視花兒影視、唐德影視等400餘家影視企業的橫店影視產業協會也發表了《關於“加強行業自律、規範行業秩序、促進影視精品創作”的倡議》遏制天價片酬。

影視行業整風行動 400多家影視公司聯手遏制天價片酬

兩份《倡議》都號召全行業一同遏制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共同規範行業秩序,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影視行業創作精品化。隨著華誼兄弟的加入,目前針對天價片酬的發生的影視公司已佔據行業半壁江山。

華誼唐德加入遏制行列

繼4月份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三家視頻網站聯合倡議抵制高片酬現象後,8月11日上午,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9.330, -0.11, -1.17%)、檸萌影業、慈文傳媒(13.110, 0.46, 3.64%)、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影視製作公司,共同發佈《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簡稱“聯合聲明”)。

聲明中稱,優愛騰與六家影視製作公司即日起將嚴格執行有關部門的限額制度: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聯合聲明首次明確了演員的最高片酬限額,即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影視製作公司採購或製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此外,聲明還指出,將共同抵制藝人“天價”片酬現象,抵制偷逃稅、“陰陽合同”等違法行為。

時隔一天,有400多家影視企業加盟的橫店影視產業協會也加入遏制天價片酬的行列。

8月12日,以華誼兄弟為會長單位,彙集了博納影視、橫店影視、樂視花兒影視、唐德影視等400餘家影視企業的橫店影視產業協會也發表了《關於“加強行業自律、規範行業秩序、促進影視精品創作”的倡議》。

而在一天前,8月11日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9家會長單位:海潤影視、大唐輝煌、華誼兄弟、愛奇藝、完美影視、北京電視藝術中心、酷雲互動、磨鐵集團、金英馬影視,代表協會聯合發表《關於加強行業自律 遏制行業不正之風的倡議》。

華誼兄弟在官方公眾號發文指出,兩份《倡議》都進一步貫徹了日前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的《通知》精神,號召全行業一同遏制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共同規範行業秩序,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影視行業創作精品化。

因為崔永元舉報事件而備受關注的華誼兄弟,此次高調參與遏制天價片酬和“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行動,再次讓市場矚目。

華誼兄弟表示,作為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會長單位,同時也是橫店影視產業協會會長單位,將會繼續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植根現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踐行文化使命;攜手所有協會會員共同維護影視行業秩序、創造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為繁榮新時代影視創作、助力文化自信貢獻力量。

事實上,今年7月底,華誼兄弟曾就此在互動平臺澄清。日前,有媒體報道稱,6月初某上市公司財務人員參與到范冰冰系列公司應急處理;7月初,因涉嫌隱匿、故意銷燬會計憑證罪,此上市公司財務人員已被警方採取司法強制措施。華誼兄弟回應稱,公司財務人員從未參與傳聞所述事件的調查,華誼兄弟與此事無關。公司將依法對不實信息的發佈、傳播者追究法律責任。

遏制天價片酬成效幾何

“天價”明星已經成為內容製作領域最大的成本之一,而這或是此次多家發佈聯合聲明的原因。

有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一部成本3億元的電視劇,明星拿走2億元片酬。相關數據顯示,部分國內演員的片酬甚至已達到影視劇全部成本的50%到80%。

遏止天價片酬的聲明並不少見,早在去年9月,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等四部門就曾聯合發佈《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要求各會員單位及影視製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今年4月,優酷愛奇藝和騰訊就曾聯手對外發布了《關於規範影視秩序及淨化行業風氣的倡議》,對影視行業明星天價片酬、劣跡演員、明星效應過分誇大等亂象提出整改意見。

就近兩天密集發佈的多份聲明,提出5000萬元的片酬天花板,一方面是根據今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的《通知》——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另一方面是基於行業內演員出演作品的貢獻和酬勞的合理性。

更重要的是,這次再度引發行業集體發聲,提出的多份倡議書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與執行力,到底能否實施,實施到何種程度,並沒有保證。

有業內人士指出,影視公司給明星的報酬不一定是片酬,還可以是股權、房產等同價值物品,如果未來抵制高片酬發展成行政手段,影視公司可能會通過這種方式規避。在業內看來,只有建立穩定的造星機制,讓更多新鮮血液加入這個行業,才能讓影視業的供需更加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