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3分鐘前 龐大集團融資租賃逾期近2000萬 董事長股份被凍結

發佈於3分鐘前 龐大集團融資租賃逾期近2000萬 董事長股份被凍結

10月11日,龐大集團(601258.SH)公告稱,公司於2016 年12月與海通恆信國際租賃有限公司(下稱“海通恆信”)簽訂了融資租賃合同,標的為試駕車、維修類設備等,租期為36個月。截至公告日,龐大集團化與海通恆信融資業務逾期金額為1996.50萬元,未到期金額為7986萬元,總計9982.5萬元。

海通恆信因融資租賃糾紛,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上海金融法院凍結了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持有的13.629億股,佔其持有公司股票的100%,佔總股本的20.42%。目前,龐大集團與龐慶華尚未收到法院送達的相關法律文件。

11日,龐大集團股價收於1.66元/股,當日跌幅為5.68%。

01| 龐大集團的崛起 :暗藏危機

上世紀90年代,龐大集團的前身冀東物貿正式成立。此後,龐大集團取得斯巴魯的代理權,快速發展,成長為國內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

2010年,龐大集團以538億元的營業額,位居汽車經銷商百強榜首位。

2011年4月28日,龐大集團登陸A股市場。

此後龐大集團快速擴張,在百強經銷商排行榜中,龐大也一直位居前位。

截至2016年末,龐大集團共有1066家營銷網點,其中包括汽車專賣店857家(其中4S店711家)、汽車超市122家、綜合市場87家。

輝煌成績下早已暗藏危機,龐大集團多年來資產負債率持續超80%,高居不下;2014-2015年營收持續負增長,2017年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出現負增長。

發佈於3分鐘前 龐大集團融資租賃逾期近2000萬 董事長股份被凍結

發佈於3分鐘前 龐大集團融資租賃逾期近2000萬 董事長股份被凍結

02| 經銷商巨頭的沒落:受罰、欠薪等負面纏身 頻頻賣店求生

2017年形勢直轉之下,5月,龐大集團因信批違規遭證監會調查。

龐大集團在2017年年報中自述:“2017 年,是公司發展史上所處經營環境最艱難的一年,被中國證監會調查事件給公司的經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負面影響,特別是融資困難、資金緊張制約了公司的正常經營。”

2018年,龐大集團更是負面新聞纏身:旗下4S店惡意拖欠工資,裁員,資金鍊緊張等問題被媒體頻頻報道。

發佈於3分鐘前 龐大集團融資租賃逾期近2000萬 董事長股份被凍結

2018年5月,公佈證監會處罰結果。證監會依法決定對龐大集團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對龐慶華給予警告,並處以90萬元罰款;對相關當事人武成、劉中英給予警告並分別處罰款30萬元、15萬元。

為緩解資金壓力,龐大集團除了多次進行融資外,還通過賣店回籠資金:

5月14日,龐大集團拋出資產出售公告,公司擬向廣匯汽車轉讓下屬五家子公司赤峰奔馳、德州奔馳、唐山奔馳、邯鄲奔馳及濟南奔馳的100%股權。本次交易轉讓價款擬定為12.53億元,全部以現金方式支付。

7月12日,龐大集團又向天津中原星投資有限公司轉讓其所持有的秦皇島利星行、淄博利星行、濱州利星行、廊坊利星行、滄州利星行5家4S店45%的股權,交易價格3.2億元。

8月9日,龐大集團公告稱,公司與大連中升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擬向大連中升轉讓公司下屬的北京雷薩、濟南奧迪等9家4S店的100%股權。轉讓價款擬定為10.93億元。

這意味著,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龐大集團3次拋售旗下14家4S店,包含5家奔馳店等優質資產。

現金流出現問題已不可隱藏。但龐慶華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龐大並不是缺錢,而是正常的資產買賣,覺得合適就賣了”。

03| 謀求轉型:與58合作 押寶汽車新零售

早在2016年,龐大集團已經認識到僅靠銷售汽車已很難盈利,經銷商應該積極轉型,謀求利潤多元化。

2016年,龐大集團先後佈局了網約車業務,推出了小蜻蜓分時租賃和Ready Go新能源汽車租賃平臺,後者還聯合了北汽新能源公司聯手開拓市場。

2017年,龐大集團推出“龐大養車”上門保養項目,以上門保養為基礎,增加客戶粘性,延伸續保、金融、鈑噴、二手車等售後服務

2018年,對於深陷“負面”的龐大集團,戰略投資成救命稻草:

5月,龐大集團還與58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出資成立汽車電子商務公司。雙方將充分發揮在互聯網和傳統售車渠道的自身優勢,為用戶提供58金融的汽車融資租賃服務,共同打造互聯網與線下結合的新型汽車零售模式,為用戶提供全面的互聯網汽車生活服務

7月,龐大集團引入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6.5億投資。龐大集團方面稱,希望雙方能在金融、保險、二手車、以租代售、平行進口和新能源領域發力,通過互聯網基因改變龐大集團的傳統業務現狀,以此尋求業務轉型。

雖然有58集團的合作與輸血,但目前來看轉型效果並未凸顯。

事實上,龐大集團遭遇的困境背後,折射出的是整個行業面臨問題。受汽車新零售的影響,汽車消費領域參與者與日增多,競爭激烈。在特許經營時代裡,經銷商們躺著也能賺錢的好日子一去不再復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