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豬價、油價、房租都在漲,你說通脹暫時不用擔心?!

菜價、豬價、油價、房租都在漲,你說通脹暫時不用擔心?!

文 丨 王靜文

近期以來,受多種因綜合素影響,國內豬肉、蔬菜、農產品等食品價格以及一些熱點城市的房租價格快速上漲,再加上國際油價上漲、人民幣貶值等因素,通脹壓力有所抬頭。在7月份CPI超預期反彈至2.1%之後,8月份可能會繼續反彈。

這一波物價上漲,既有臨時性、季節性因素的干擾,也受到週期性、趨勢性因素的推動,同時還受金融環境邊際改善和進口成本相對提高的影響,形成因素較為複雜。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物價抬頭讓市場生出了“滯脹”之憂。但在筆者看來,通脹壓力值得警惕,但近期尚不足慮。

從CPI中的食品價格來看,近期受到了鮮菜和豬肉價格輪番上漲的衝擊。受今年夏季持續高溫、降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鮮菜價格結束了此前連續4個月的持續下跌,7月份出現環比上漲。8月份蔬菜之都壽光受水災侵襲,預計將繼續推動鮮菜漲價,但同往年相比,仍在可接受範圍之內。更值得關注的是豬肉價格和糧食價格。

5月份觸底之後,豬價已經連續兩個月環比上漲,且漲幅不斷擴大,相應的同比降幅也明顯收窄,表現出“淡季不淡”的特徵。目前豬肉價格同比已連續18個月負增長,接近2005年有統計以來最長的持續下降週期(19個月),隨時可能開啟上漲通道。8月以來的非洲豬瘟疫情使豬肉供給減少,且貿易摩擦推動大豆等飼料原料價格上漲,預計後期豬肉價格上漲動力仍然充足。此外,今年夏糧歉收306萬噸,同比下降2.2%,截至8月底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量4105.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6139萬噸明顯下跌,全年糧食收成可能並不樂觀,後期同樣存在漲價動力。

菜價、豬價、油價、房租都在漲,你說通脹暫時不用擔心?!


非食品價格7月同比上漲2.4%,明顯高於歷史平均水平。其中同樣存在季節效應,如暑期旅遊旺季推動飛機票、旅遊和賓館住宿等價格環比上漲等。這些因素會隨季節推移消除,更值得關注的是能源價格和房租價格上漲的可持續性。

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近期國際油價繼續走高,加上人民幣貶值因素,輸入型通脹壓力有所抬頭。疊加“去產能”和汙染防治等因素影響,上游產品價格出現恢復性上漲,並開始向全產業鏈傳導。此外,近期以來,一些熱點城市房租價格飆升,其中固然有租房旺季和資本介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近幾年房價持續上漲的波及效應。房租價格在CPI統計中佔比並不高,但同樣可能通過傳導效應推高整體物價水平。

自2014年至今,我國CPI始終在3%以下窄幅震盪,通脹壓力並不明顯,也不構成對貨幣政策的掣肘。目前來看,物價有抬頭之勢,但從需求因素、貨幣環境以及市場預期來看,物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並不大。

首先是總需求並不強勁。從歷史角度看,我國此前幾輪物價上漲基本上都同經濟快速增長相伴而生,更多屬於需求拉動型,如果沒有需求端的支撐,物價很難出現飆升。目前我國投資和消費整體疲弱,調查失業率在7月份略有抬頭,下行壓力之下,物價難有表現。

其次是貨幣政策將繼續維持中性。貨幣政策雖然在邊際上有所放鬆,但決策層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並嚴控地方新增債務規模,這使得通脹形成的貨幣環境也不具備。從歷史經驗看,M1增速變動對CPI波動存在領先作用,但M1目前繼續維持在中低水平,且已連續6個月低於M2,繼續對物價形成壓制。

最後是通脹預期仍未顯現。據央行調查,今年二季度城鎮儲戶調查預測未來物價上升的比例為27.7%,較一季度微升1.3個百分點,仍處於歷史較低水平。近期百度指數中CPI和通貨膨脹的熱度明顯回落,民眾的通脹預期並未升溫。而且,由於翹尾因素逐漸消退,預計CPI和PPI在餘下的幾個月中可能會以回落為主。

因此,儘管物價存在上行壓力,但今年後幾個月CPI和PPI應難以大幅衝高,更值得關注的是未來的物價走勢和民眾的通脹預期。由於豬價糧價存在上漲基礎,能源價格和房租價格繼續向下傳導,再加上匯率可能繼續弱勢,這些因素都可能在明年推動物價走高,並加重民眾的通脹預期。這就要求政府必須以更為精準的監管、更為全面的統籌,在“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維護好市場秩序,管理好市場預期,防止通脹預期的自我實現。

菜價、豬價、油價、房租都在漲,你說通脹暫時不用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