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移民海外真的幸福嗎?這裡有一個觸動人心的答案

移民海外幸不幸福,最主要看如何定義幸福。

每個人的幸福都不一樣,就如每個人的不幸都各有各的不同。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幸福感源於生活一些非常小的細節,可能源於偶爾透過窗戶一縷陽光,或著孩子那小小的手掌。就是這些很細節的生活體驗,會一下子把心中的幸福感填滿。

要我說,我現在是幸福的,在這個移民加拿大兩週年的日子。

每週都會有許多的小細節。

或許是源自一封郵件,或許是鄰居烤了派邀我去嚐嚐,或許僅僅是孩子和他父母一起在整理花園。

而以前在國內我想我的幸福是缺失的,嚴重缺失,在長達近十年的時間裡。

活得......怎麼說,像是一個喪屍吧,喪屍大家都懂,其實已經失去了思考,完全是按照本能做事,這一點挺可怕的,我們是一個人啊,活生生的人。但是卻只有深夜的時候,睜著眼睛,看著天花板才能偶爾做做自己,才能想想自己的事兒,才能緬懷回憶起青春。而平時在外面,不得不患上面具迎接人,或者一個在公司的人設裡面,畢竟房貸、車貸、保險和各種各樣的節日與紀念日。


中國人移民海外真的幸福嗎?這裡有一個觸動人心的答案


我想我在中國生活了30年,本應該是幸福的,因為我是吃著改革開放紅利的一代,上一代人勤勤懇懇嚼著粗糠,讓我們能現在這樣活在大城市裡面,住在電梯公寓,開著西方一樣的小車。但是我卻感覺到不幸。

說到底我這代人也算是看著中國迅速發展的一代人,我讀高中的時候曾經居住的三線城市還有很多泥濘路,還有一些很亂的夜市和穿著藍白色校服拿著小刀搶劫的混混,但是現在這些在國內基本都看不到,完完全全的銷聲匿跡,當然同時消失的還有那些曾經很喜歡吃的小鋪子。

國內發展得太好了,也太快了。

快到讓我這樣沒有什麼太大追求和目標的個體迷茫了。

工業社會是一個高效的社會,而中國正處在一個工業社會的之中。

工業社會的高效,是不需要社會機器裡面的螺絲釘擁有自我的情緒的。有時我感覺我們站在一個被包裝的很好的流水線上,做著所謂的創新性工作,其實和早一輩人在國企的流水線裡反覆生產零件沒有區別,只說做的事有所不同。

以前在一家國內發展的很快的科技公司,具體的名字就不說了,不是鵝廠和豬場,是一個新興的獨角獸。這家公司的氛圍很好,和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一樣有很嚴重的加班文化。

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一種很濃烈的感覺,我感覺得到,真的感覺得到,社會正在對我個人進行一種消磨,逐漸把我磨成一個零件應該有的樣子,而不是我本來的樣子。

而更讓我難受的,是人際關係上的,是與家人之間的感情正在日漸死亡。

移民前的我已經結婚五年了,我和我的妻子是大學的同學,我曾經以為我會拿出大把的時間陪她,我以為剛畢業時候的那種生活還能延續,當時剛剛畢業的我在大公司裡幹著朝九晚六的穩定工作,每隔幾周就會在兩個城市跑,有些時候去到她那裡僅僅是為了一起吃個飯,一起看個電影。

然後我們總是善良要不要在什麼節假日去東南亞或者去什麼城市旅遊。

那時候的我坐大巴再城市之間穿行,看著她在車站等我,真的很幸福,就好像總有一份溫暖屬於我。

我以為已知會這樣。

但是漸漸地,我發現,我想並不代表我能。

當我不再是公司的底層,不再是那個朝九晚六穩定工作的小x的時候,我被社會責任感束縛了,我幾乎抽不出時間和她一起約會,一起玩。有些時候凌晨忙完工作回家,她早早的就睡下了。我總覺得我很對不起她,雖然物質基礎卻是較之幾年前天差地別,我已經不再是那個去一次港澳旅遊,還得在心裡面算著錢不敢亂買東西的我了,但是我卻變成了我們曾經最討厭的中年夫妻的樣子。

後來我們有了孩子,我看覺得,我不願意讓我的孩子像我一樣,漸漸的被消磨,被磨平。

中國人移民海外真的幸福嗎?這裡有一個觸動人心的答案


所以我就走了。

去了加拿大,我很幸運,因為很快我就拿到了楓葉卡,大概一年多的時間就從辦理到了登陸的階段。

最開始的生活是艱難的,因為我和她又開始窮了,好像回到了大學時候的日子,點杯奶茶都會糾結貴不貴(當然沒那麼誇張)但是我們日漸淡掉的感情也有了恢復活力的跡象,我們一起整理院子,一起看電影。然後開始重新找工作,重新生活。

我想我感到幸福是源於“回頭”,不用再死盯著前面的東西,什麼目標啊,未來啊,那種大得誇張的東西。

我開始陪著家人,看著孩子長大,下班回家的時候沒心沒肺的“嘲笑”老婆的頭頂上多了幾根白髮。更讓我感覺到舒適的是整個社會的環境,如果說中國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孩子,他永遠有活力,永遠能折騰,他跳來跳去,有無限的可能。那麼加拿大或許就是一個日漸進入暮年的老人,他維繫著作為成人的體面,但是也日漸力所不支,他安靜的坐在長椅上,偶有回味過去,會忍不住出來說兩句。

加拿大的生活是相對靜態的,我新公司的領導是一個白人,他很高大,接近四十歲,但是總是有一些年輕人一般古怪的愛好比如滑板一類,我總是在擔心他會不會有一天摔出問題。哦~他這傢伙幾乎第一時間走,根本不給我們留加班的機會。

簡單來說吧,如果你把每年可以有5周的年假陪伴家人,看著孩子一點一點長大,看著他在院子裡跑來跑去,看著他在院子裡盪鞦韆。那我想你和我一樣移民到海外是幸福的,從此告別了許多忙碌,能抽出大把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和家人一起,在孩子暑假的時候一起去到海灘,能聽著他叫學校裡面的事情。

而如果你把奮鬥視為幸福,樂於被眾人擁簇和關注,那我想移民海外是不幸福的,因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你不可避免的比國內更加平庸,給你的工作機會更少,給你的晉升機會更少,你也再也找不到如同在國內那樣的崗位。

這就是我的答案,寫的很感性,但是我想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答案。

我們不用把移民冠上什麼大命題,移民不是什麼叛國,也不是說不看好國家未來的發展。只是說,換到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環境中去。我想至少現在的我還有一個華人的自我認同感,我感覺我的故鄉有兩處,一處在東方,一處在加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