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对塞尔维亚惊现“创新打法”,一代宗师冉冉升起

24日,中国女排1:3负于老对手塞尔维亚队。

赛后,广大球迷热议的是两件事:一件是李盈莹最后一局替补出场,另一件是中国女排惊现“

创新打法”。

李盈莹第四局出场,3扣3中,但又2接2飞,1扣被拦,看来,“矛尖盾软”的问题可能短期内难以改变,我们给她时间。

而中国女排的“创新打法”,或引发一场革命,开创一派宗师。

中国女排对塞尔维亚惊现“创新打法”,一代宗师冉冉升起

中国女排对塞尔维亚的比赛中,中国女排两次在“两点换三点”时,并没有将4名队员的替换同时进行,而是先由接应杨方旭换下二传姚迪,再二传丁霞并没有同时换上。这时,场上出现杨方旭与龚翔宇2名接应,却没有二传的阵型。

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阵容时,我方马上失分,二传随即被换上。

而第二次出现这样的阵容时,我方竟然连续得分,二传竟然迟迟没有出场。二传不在场上的这段时间,有龚翔宇客串二传,也有副攻王媛媛或自由人垫传主攻的情况。

如果我们将郎平的这个打法,简单地理解为,仅仅因为是在我方发球、对方一攻的情况下,把更加高大、拦网能力更强的接应队员留在场上拦网,弥补二传的身高缺陷的话,那并没有超出传统的女排打法。

但是,很有可能是郎平在寻求创新

中国女排对塞尔维亚惊现“创新打法”,一代宗师冉冉升起

当前的排球打法,二传都是赛场的一个重要存在,很大程度来讲,二传是一支球队的灵魂。她决定球队的进攻方向,决定球队的战术打法,她是一支球队的大脑和司令部。

可是,二传真的那么重要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二传的存在都可以重新评估。

一是一传总不到位的情况下。只要一传不到位,二传球都碰不到,球飞到哪里,那个就是二传。

二是二传不给力的情况下。如果说二传传的球还没有主攻好,没有接应好,没有自由人好,要二传干什么?

三是还有人能传好球的情况下。如果是说一支球队里,还有一名主攻、副攻、自由人或接应能把球传好,那把她派到场上,一名队员多种用途,岂不更美?

非常有趣的是,昨天对塞尔维亚的中国女排可能基本满足这些条件。一传反正接不好,二传也没有几个球传;龚翔宇以前是二传手,她也能传好球。

中国女排对塞尔维亚惊现“创新打法”,一代宗师冉冉升起

出现这种创新思路,肯定有其灵感来源的。我们知道,今年第一期中国女排国家队集训时,国家队就没有二传手,临时从天津女排借来了高大二传孟豆。应该在那个时候,郎平就发现了龚翔宇可以作二传用,传得还靠谱。而郎导又一直有一个高大二传的梦。

于是,对塞尔维亚,就试试。

任何创新的最初形式都是灵感的火花一闪,也许,当前世界女排最伟大的教练郎平,因此开创一门全新的打法,成为一代宗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