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頑強!好奇號在火星沙塵暴下還能工作

火星是人類在太陽系中有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登陸、行走並以傳統方式進行探索的唯一顆行星。火星也是唯一可能被地球化而成為類似於地球的行星。正是因為以上各種原因,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30餘艘不同的探測飛船。

自2004年初以來一直在火星上運行的老式火星探測器仍在發揮作用,但強烈的沙塵暴正在使老化的機器人陷入困境。 目前正在醞釀的風暴規模絕對巨大,美國航天局估計它覆蓋了高達700萬平方英里,讓好奇號火星車進行研究相當困難,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好奇號的力量來自與太陽能電池板連接的電池,而當天空不清晰時,這些太陽能電池板不能很好地工作。

在6月10日星期日的更新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提供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消息,稱儘管風險日益增加,但好奇號在當天早些時候發送了簡短的信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解釋說:“好奇號仍然有足夠的電池電量與美國宇航局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地面控制器進行通信。“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國家宇航局研製的一臺探測火星任務的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它是美國第七個火星著陸探測器,第四臺火星車,也是世界上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其使命是探尋火星上的生命元素。

但好奇號尚未擺脫困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把這個情況描述為“漫長的夜晚”,目前尚不清楚風暴何時會最終消退,但好奇號使用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其最初的使命,即90天,目前好奇號正在接近其運營的第15個整年。

真頑強!好奇號在火星沙塵暴下還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