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黑暗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變成一束光

李萍

如果真的看不到燈光,那就把自己變成一束光,再黑的夜也會被照亮。

對付黑暗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變成一束光

(1)

走在街頭,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會遇見誰,特別是遇見那些你以為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遇到的人。

所以看到他迎頭走來的時候,我一時有點愣怔,甚至有一種恍然隔世的茫然感。他顯然也很意外,但旋即笑著向我介紹他身邊的妻女。他妻子微胖,一臉恬淡的笑。他女兒乖巧,眼睛好奇地一直向我偷瞄。

他說他們全家現在都在廣州,這次回來是看望做了手術的岳母。直到他問了兩遍,我才發覺他問我現在在幹什麼。而我一心想的,是站在他身邊的,原本應該是我一個熟人。

熟人沒上大學,所以在我大三的時候,他們便結婚了。婚後不久,他們便去了廣州。那年春節,他加班不回家,她懷著身孕帶著6000塊錢(這是他們近三年省吃儉用拼命工作攢下的錢,是他們所有的積蓄)坐火車回來。她是一路懷著美好的憧憬回來的:要為孩子佈置一個溫馨的兒童房,要讓生病的母親去醫院好好治療,要跟朋友來一次開心的聚會,要每天都“帶”著孩子到公園散步……那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6000元還是不小的一筆錢,可以做許多她想做的事。

然而,當她回到家時,才發現6000塊錢早不翼而飛,她驚慌地搜遍了所有的行李,甚至把東西一樣一樣反覆攤開來看,但錢真真切切地沒有了。誰也不知道短短時間內她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也許是想到一直因家庭窮困而不肯去醫院治療的母親,也許是想到會因此而出離憤怒的丈夫,也許是想到無法再給腹中的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反正她實在無法接受無力承受這樣的結果,於是她上吊自殺了。

那年她只有23歲。母親因此病重沒多少天便去世了,留下父親和弟弟相依為命。丈夫悲痛之下,辦完喪事把家裡的房子等一切都處理掉又去了廣州。好多細節我記得不太清了,但她留下的字條一直刻在我腦中:我受不了了,我要去天堂。

那時候除了難過,什麼都不曾想過。現在想想,生命原本就如此脆弱和短暫,一時的悲痛和打擊,如何能夠掩蓋生活中所有的幸福和美麗,讓你能夠捨棄一切,去尋找一個根本不知道它是否存在的世界。

對付黑暗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變成一束光

(2)

作為一個記者,一個很大的好處是可以深入瞭解很多人的人生,成功的或失敗的,幸福的或痛苦的,激越的或平淡的,人生萬象,千形百態。

我曾經採訪過一個企業家,本地餐飲行業的翹楚和領軍人物,旗下數個知名品牌和多家實體店,總之,他是個標準的成功人士。創業的人,特別是白手創業的人,似乎都擁有一個跌宕的人生。所以,他的童年是貧窮的,他開始創業是不易的,他初期管理是有瓶頸的……但我印象深刻的,是差點徹底讓他結束自己一生的一次挫敗。

那是2003年非典時。此前,他已經做過本地規模最大的餐飲店,有過爆滿的生意和源源不斷回籠的資金,但非典時,他正處於剛剛經歷了管理瓶頸和種種問題後,全力研究發展新思路和解決管理問題的新階段。非典來了,因為SARS,人們不敢感冒,不敢發燒,不敢隨處走動,不敢接觸外地回來的人,甚至不再去餐館消費。SARS給中國餐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因非典而倒閉的餐飲企業佔企業總數的60%以上。他當時的狀態,一切尚未步入正軌,卻又猝不及防地迎頭遇上了這場餐飲業的大災難。

勉強堅持了兩三個月,生意越來越差,最壞的時候,大廳裡空蕩蕩的,客人還沒有服務員多。公司面臨關門,因為買菜的錢都是借的,即使精簡人數也無力支付工資,連拉條幅做個年慶也沒有錢了。

怎麼辦?眼睜睜瞅著一手創立的企業從雲端墮入低谷,他的心都是疼的。他曾一個人開車到山上,拿著兩瓶礦泉水一坐就是半天。他曾一個人拿著茶杯在樓上轉來轉去,或者望著街上來往的行人發呆,多希望他們能夠走到店來,哪怕向這邊看看也好。他曾站在兒童娛樂區看著小朋友們在那兒玩耍,看他們那麼開心,自己好像也忘了煩惱,呆呆地看著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他曾想盡了辦法,但生意一直上不去,供應商吵著要錢,送菜的罵他們欠錢……他已經無助到了極點。

龐大的餐飲機構,每天固定的開支很大,生意上不去,對外累積的欠款越來越多,他不僅賠光了所有,還欠了上百萬的外債。無奈之下,他和親戚商量把自己的汽車賣掉。他是個講誠信的人,決定賣車、轉讓店面,等錢到位後,先發員工工資和供應商貨款,再返還其他股東的投資本金。如果有剩餘,就留著把孩子養大。他說,這樣做,即便有一天他不在了,也沒有人戳他脊樑罵他欠人家錢。

對親戚交代完,他們都哭了。他要離開了。

正在這時,心灰意冷的他接到孩子的電話。他猛然想到自己還有個孩子孤苦伶仃的在外地上學,還需要自己。他當初那麼拼,就是想讓孩子過得好一些,但如今……這個電話激起了他巨大的責任心,讓他沒再用逃避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一生。他還要回頭拼!

從難關挺下來的他再抖鬥志,便一發不可收拾。當然結局是美好的。他戰勝了自己,艱辛地闖過難關,並在此後迎來了事業的一個個巔峰。他的一舉一動也影響著他的員工,每個人都在學習,每個人都在進步,每個人都在成長,每個人都在積極行動……不僅如此,他還胸懷行業,考慮整個行業的發展,希望通過自己的舉措和努力,讓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能從中受益。

採訪時,他一直面帶笑容,那些經過的難,那些受過的苦,都已成為他走向成功的墊腳石。說到底,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的過程就是承受,無論苦還是甜,無論快樂還是悲傷,無論獲得還是捨棄,無論失敗還是成功,只有不斷的承受,嚐盡了人生百味,我們才能領會生命的涵義,我們的生命才得以飽滿和豐盈。

那段生意挫敗的日子,對他來說就是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絲光亮的黑暗。所幸,他沒有走上我熟人的那條路,而是用自己內心的光照亮了自己。

海明威說:“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鬥。”如果真的看不到燈光,那就把自己變成一束光,再黑的夜也會被照亮。

對付黑暗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變成一束光

(3)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

我覺得,我所知道的一位女性完全擔得上這樣的話。她只是一個不識幾個大學的農村婦女。早些年,日子雖然清貧,但至少有她和丈夫一起共同扶持,至少有兩個兒子健康長大。後來,兩個兒子都去了南方打工。再後來,大兒子結婚了,很快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

日子原本可以這樣波瀾不驚地過下去,只要一家人雙手都肯幹,富足起來也應該不是問題。然而,先是丈夫因癌去世。緊接著,大兒子因車禍死去,幾個月後大兒媳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她還來不及從悲痛中拔出腳來,小兒子從南方回來後不知為何精神失常,在一個夜裡跳進池塘自殺了。

每一個,對她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人們覺得她承受不住,擔心她也會隨丈夫和兒子而去。但她只是在屋裡哭了一天,第二天便拎著鋤頭下地幹活了。她說,“我再哭也哭不醒他們,我得養孫子!”她說,“我哪敢死,我還有個孫子!”她說,“我比有的人有福氣多了,至少我還有個孫子!”

她下地,她養豬,她養雞,她養一切能夠掙錢能夠養活她和孫子的家畜。她說,晚上躺在床上,她的每根骨頭都累得發疼。但她依然笑,依然和村人開各種玩笑。她說,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眼哭瞎了也沒有用,她為啥不笑呢!

她的孫子受她影響也很開朗,去年考上了大學。臨走時對她說,等他畢業了,就不讓奶奶幹任何活了。她聽了,笑得一臉菊花。

還有一個人總讓我感到震撼。那就是全球知名的勵志演說家——澳大利亞的尼克·胡哲。曾經有一個小男孩瞪大眼睛打量了尼克很久,最後終於吐出一句:“你總算還有一個頭。”——這是尼克胡哲在他演講時必講的一個小插曲。只要看一眼尼克,你就會立刻理解為什麼小男孩會這麼說,進而感嘆為什麼上帝要製造這樣的生命。他天生殘疾,出生時沒有四肢,無手無腳,只得左下肢有一個“小雞腿”。沒有人知道他的病因是什麼,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對待他,面對他的只有迷茫無助的前途。

他曾深受嘲笑,也覺得世界不公平,憤世嫉俗,並想過自殺,“8歲時,我非常消沉,”他回憶說,“我衝媽媽大喊,告訴她我想死。”10歲時的一天,他試圖把自己溺死在浴缸裡,但是沒能成功。最終在父母的關愛下,他不再放棄自己,他學會用腳趾往電腦裡輸入文字,學會游泳,學會玩滑板,學會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微笑,“別人再盯著你看,你可以主動去和別人搭話,以友好的姿態來面對這個世界,那樣世界也會對你友好”。他甚至決定,要把幫助他人作為人生目標。

他成功了,他從17歲起開始做演講,向人們介紹自己不屈服於命運的經歷。隨著演講邀請信紛至沓來,他開始到世界各地演講,並創辦了“沒有四肢的生命”組織,幫助有類似經歷的人們走出陰影。

直到今天,他可以自豪堅定地跟大家說:“現在就算你用百萬元來引誘我,叫我長出手腳,我也不會考慮。”因為他相信,因為上帝沒有賜他一個想要的神蹟,所以其實是想讓他成為別人的神蹟。演講中,他“站”在桌子上,從左走到右,一次一步,雖然緩慢但終是會走到終點。One step a time是他的方法,也是支撐著他繼續前進的信念。他說:一次一步,一步一生。“不要放棄,每天向前走一步,你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的目標。”

說起自殺,他說,在他自殺時的最後一刻,腦海中浮現出父母在他墳前哭泣的樣子,於是他放棄了。這是他最正確的選擇。活下來,使他有機會看到,原來他的人生有著無盡的希望。

他因此鼓勵了很多人。他已經成為世人心目中與命運頑強鬥爭的象徵。

他早已成為一束光。何況,這光,不僅照亮了自己,還溫暖了他人。也許,有時候,人生的修行就是修一顆心,你內心的選擇決定了你行路的長遠,也決定了你所看到和擁有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