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廣播《廣東體育40年》之「改革開放之初的廣東足球」

1978年,中斷了12年之久的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和升降級制度恢復。廣東隊在16支甲級隊中排名第五。1979年,廣東青年足球隊蟬聯全國聯賽冠軍。1980年,古廣明、楊寧、陳熙榮、容志行、蔡錦標隨中國足球隊參加第十二屆世界盃足球賽亞大區預選賽第一階段比賽,獲第四組第一名,容志行獲“最佳攻擊球員獎”。

1981年廣東省足球協會正式成立。1983年第五屆全運會,廣東足球隊獲亞軍。1984年,廣州白雲山製藥廠與廣州市體委簽約聯合辦廣州足球隊,該隊改名為“廣州白雲山製藥廠體協足球隊”,簡稱“廣州白雲足球隊”,這是中國第一支企業與體委合辦的運動隊。

1985年1月2日,廣東足球隊與廣州萬寶冰箱廠共建的“廣東萬寶足球俱樂部”成立。2月,廣州足球二隊與廣州華南縫紉機工業公司共建的“廣州華南足球隊”成立。同年,廣東萬寶隊和廣州白雲隊在足協盃賽中分獲第二、四名,在全國甲級聯賽中分列第五和第七。

同年,池明華、麥超、吳群立、郭億軍入選中國二隊,參加第十三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獲第三名,這是歷史性的突破。吳群立射入6球獲金靴獎。

1986年,為備戰第十屆亞洲運動會,中國足球隊組成紅隊和黃隊角逐代表資格,廣東王惠良、郭億軍、麥超、趙達裕入選紅隊。同年,在第三屆中國足協盃賽中,廣東萬寶隊獲第三名,而平均年齡僅20歲的乙級新軍萬寶二隊卻躍居第四名。

1987年12月5日,廣東足球代表隊在與遼寧隊決賽中以1:0奪得第六屆全運會足球冠軍。同年,省足球協會換屆,名譽主席有梁靈光、楊康華、霍英東、曾憲梓,主席為董良田。

1988年全國甲級聯賽賽制更改。由1986年甲級隊和乙級聯賽前4名進行兩個階段循環賽,名列前8名的隊參加第二年的甲A聯賽。廣東萬寶隊、廣州白雲隊在張小文、郭億軍、 謝育新、孔國賢、麥超、吳群立上調國家隊的情況下,分別獲得甲級聯賽第五名和第七名,取得參加1989年甲A聯賽資格。同年7月,第八屆亞洲俱樂部杯足球賽第六組預賽在廣州舉行,中國廣東隊獲第二名,取得複賽資格。10月在廣州、佛山、番禺舉行復賽A組比賽,中國廣東隊又獲第二名。

1988年11月,廣州市“萬寶杯”國際友好城市足球賽在天河體育中心舉行。參賽的有聯邦德國法蘭克福隊、新西蘭奧克蘭隊、日本福岡隊和廣州市隊,新西蘭奧克蘭隊奪得冠軍。

同年11月,佛山市發展足球基金會和佛山足球隊成立。這是在中國足球職業化進程中繼“白雲模式”、“萬寶模式”之後出現的“民辦官助”新模式。由佛山市30個企業聯盟,集資500萬元,組成該基金會和球隊;佛山市政府給予資助,支持足球改革,在生活上關心運動員和教練員,允許隨隊家屬落戶佛山。

冬訓期間,中國足協在廣州舉辦首屆五人制足球邀請賽。廣東萬寶隊奪得冠軍。

1989年1月,廣州市體委與白雲山藥業公司簽訂協議, 擴大白雲足球隊為足球俱樂部,統管一、二、三線隊伍,以利於隊伍的銜接。一隊隊員大多來自原華南隊,主教練為謝志光,二隊主教練為陳奕明。

白雲足球俱樂部為提高隊員訓練自覺性,對職業化的管理制度作出新的嘗試,即實行球員生活自理的走訓制,打破了隊員集中住宿的一貫制。

在1989年的全國甲級聯賽中,廣州白雲一隊處在調整期, 結果列第八名。廣東萬寶隊則位列第六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