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有個供電所,坐落在祖國邊陲,從2009年起,一直向鄰國供電。

供電所所長居然得到了鄰國頒發的勳章,而且是連得3枚!

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好羨慕哦~

這個供電所是國家電網所屬的新疆阿勒泰清河縣供電公司塔克什肯鎮供電所。所長叫王叢新。

9月18日,蒙古西北五省電力公司經理阿爾斯坦和政府人員塔木尕將第三枚特殊貢獻勳章頒發給王叢新。

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感謝你們長期以來對我們的供用電服務,是你們的辛勤付出換來我們的用電無憂。”

塔克什肯鎮供電所近10年來向蒙古國西部三縣供電,多次參與蒙方各大節日保電工作,不講條件、不求回報,高效嚴謹的工作態度贏得對方讚譽。

應蒙方要求,中國大電網點亮蒙方口岸

位於新疆北部阿爾泰山腳下的青河縣供電公司塔克什肯鎮供電所,營業區內有中國與蒙古國之間建設規模最大、通關能力最強的一個國際性常年開放口岸——塔克什肯口岸。

2000年,隨著新疆主電網延伸到中蒙邊境的塔克什肯鎮,國網新疆電力的供電所序列裡第一次出現了塔克什肯鎮供電所這個名字。當時,供電所的工作任務相對單一,主要負責塔克什肯鎮和口岸的供電服務工作。口岸的對面,就是蒙古國科布多省的布爾幹縣。

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那時,蒙古國科布多省的西部三縣(布爾幹縣、烏雲旗縣、阿勒泰縣)還沒有通電。每當夜幕降臨,中國塔克什肯口岸這邊亮亮堂堂,那頭的蒙古國布爾幹口岸則一片漆黑。

2009年4月,在蒙古國的請求下,新疆電網首先點亮了布爾幹口岸。

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中國電網再延伸,向蒙古國三縣供電

2009年9月,應蒙古國請求,新疆主電網繼續向該國科布多省延伸。隨著中國承建的蒙古國布爾幹縣35千伏輸變電工程的建成,蒙古國科布多省西部三縣的2.1萬戶居民終於用上了來自中國的電。

也是從那一時刻起,王叢新帶領塔克什肯鎮供電所員工開始了對蒙古國的供電服務。

王叢新是2008年8月調到塔克什肯鎮供電所擔任所長的。自2009年9月,他全程參與了蒙古國西部三縣所有供電工程建設和重大故障搶修任務。

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中國供電所長電話成了蒙古國西部三縣供電服務熱線

塔克什肯鎮供電所一方面為供區內3000多戶哈薩克族牧民定居房、塔克什肯鎮客戶和口岸提供電力服務,另一方面為蒙古國科布多省西部三縣提供電力技術服務,把中國供電服務延伸到了蒙古國。

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68千米的輸電線路的源頭是新疆阿勒泰市清河縣塔克什肯鎮35千伏變電站,其中,在中國境內的15千米線路是由中國來維護,在蒙古國境內的線路則由蒙方維護、中方協助。

蒙古國的供電人員一遇到較大故障或供電難題,就會求助塔克什肯鎮供電所。這點,從王叢新護照上每年30多次出境記錄就可以看出。

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長達10年的跨國服務,王叢新早已能說一口流利的蒙古語,和蒙方供電人員交流沒有任何障礙。

供電所長1年出國30多次,電話成外國供電服務熱線!

2009年10月,中國剛向蒙古國供電一個月,對方線路就出現接地故障。當時,塔克什肯供電所車輛無法駛入蒙古國境,而對方也沒有派車接應。王叢新只好帶著3名供電所員工,揹著搶修器材,頂著7級大風,步行進入蒙古國,沿著中蒙輸電線路一直走了20多公里才查找到故障點。

對於蒙古國西部三縣的客戶來說,王叢新的手機號成了他們的服務熱線。2011年6月23日,王叢新正在供電所值班,突然接到電話:“布爾幹縣35千伏變電站互感器出現異常,全站停電,請求供電所緊急支援。”

當王叢新急匆匆地趕到變電站後,發現互感器被擊穿,只能更換。但蒙古國沒有相同型號的互感器,唯一的辦法就是從中國調貨。可問題是這一型號的互感器在中國早已停產。

王叢新只好打電話一家家地聯繫國內的電力設備製造廠商。幾天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2011年7月5日,新生產的互感器在王叢新的協調下運送到了蒙古國。

2011年7月8日,王叢新帶領供電所員工幫助蒙方更換了互感器,蒙古國西部三縣終於恢復了正常供電。

每一次到蒙古國檢修,我代表的都是中國國家電網,因此特別自豪。

小貼士

截至2018年8月,10年來,中國國家電網通過這條中蒙間唯一輸電通道——35千伏輸電線路,累計向蒙古國供電33236406千瓦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