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的未來將始於「微支付」

加密貨幣的未來將始於“微支付”

加密貨幣的誕生最初始於支付領域。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一直是備受期待的微支付方式。創始人中本聰( Nakamoto)的夢想是創造一種能夠優化我們現有的貨幣支付形式,進而能夠更加低成本,便捷,迅速的完成支付。然而對於目前的發展而言,加密貨幣還沒有真正融入的日常生活中。針對比特幣的利用率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微支付:帶領加密貨幣融入日常生活中

目前加密貨幣領域對於廣大人民群眾還是一個很陌生的領域。雖然2017年經過牛市薰陶,人們更多的關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但對於使用率仍然不高。我個人覺得,未來加密市場能夠增長,在於加密貨幣的微支付這方面是否使人們樂意接受。

某種程度上,加密貨幣更適合小額支付。加密數字錢包的使用,有助於那些不希望個人信息被洩露所引發隱形風險的用戶的需求。雖然我們目前多數情況下會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應用進行小額支付。但在進行消費購買時,勢必會將信用卡,銀行卡等個人信息交給所對應的平臺,那麼就免不了會產生信息洩露等風險。但對於加密數字錢包來說就不會了,用戶是需要登陸選擇他們想要使用的支付方式即可。

Gobyte的Brad Nickel在媒體上寫道,“最終目標是讓日常生活中的商家和消費者更容易使用加密,提供即時,安全和可靠的支付解決方案”。無論是在線購物還是從自動售貨機購買咖啡,Cryptocurrencies(加密貨幣)都可以用於日常生活。

加密貨幣使小額支付費用更低

加密貨幣的未來將始於“微支付”

商家在使用小額支付之前,通常都會考慮其背後的費用問題。相對於傳統小額支付來說,成本相對較高,商家無法從低成本的交易中獲得利潤。而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這個問題就能夠引刃而解。

相信一定有人會說:“目前比特幣的交易費用已經不足以支撐小額支付了,其費用太過昂貴。”

沒錯!對於比特幣而言,每筆的交易處理費用高達1.2美元。但這並不代表其他加密貨幣處理費用也會這麼高。據我瞭解,TRON(波場)和Ripple(瑞波)數字貨幣平均每筆交易的成本不到一分之一。而比特現金交易的網絡費用居然不到一美分。商家和用戶通過加密貨幣,能夠減輕信用卡費用的負擔。這也是如今全球更多企業和商戶接受它的緣由。金融服務公司Wedbush Securities曾預測2025年比特幣微支付市場規模會達到9250億美元。

以太坊會取代比特幣成為最大的微支付平臺嗎

加密貨幣的未來將始於“微支付”

據瞭解,早期探索以太坊平臺微支付應用的項目有Raiden Network,主管是Brainbot的創始人兼CEO的開發員Heiko Hees;Brainbot是德國一家智能合約和區塊鏈諮詢公司。

Heiko Hees認為以太坊網絡將會取代比特幣成為最大的微支付平臺。由於以太坊的小額交易成本低於比特幣平臺。不僅如此,其交易速度也快於比特幣網絡。我們都知道,比特幣每個區塊打包運行需要10分鐘,並且需要反覆確認六次之後才能確定結算完成。以太坊不同,以太坊將區塊鏈的運行時間縮短到15秒。另外,以太坊平臺上不需要消費者親自處理微支付,而是機器之間的資產轉移,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智能合約進行轉移價值。

小結:

加密貨幣未來能否被廣泛應用,我覺得主要還是在於小額支付能否被普及。回憶我們目前所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微信,支付寶等。它們都是通過小額支付的方式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可見的角落。以至於如今沒有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交易會變得很困難。因此能夠看得出,未來加密貨幣市場的增長也有賴於小額支付的普及。雖然目前比特幣的交易處理費用昂貴,但像瑞波,比特現金等加密貨幣來說,交易處理費用還是很低的。相信未來人們的支付方式會越來越多元化,而支付成本也會越來越低。


積極的麥子

專注於分享國內外互聯網、區塊鏈相關重大事件、資訊內容等。帶領你解讀前沿技術;有料、有趣、有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