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貨代供應鏈的一點探索

中國貨代早些年,有訂艙口的概念,這是因為當初貨代公司遠沒現在這麼多,這樣做也比較有規章,貨代間的合作,在那個時候還比較緊密。而今這種傳統的訂艙口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貨代公司更方便、更多樣化的訂艙形式。打破傳統訂艙口形式的最早是貨代業務相對發達的深圳和廣州。

對貨代供應鏈的一點探索

而今各個貨代公司,無論規模大小都能直接對接船公司,進行訂艙。這無疑更加公平合理也更被市場認同。當初的二三級貨代很少會見到,貨主基本都是直接面對有訂艙權的貨代公司。而這樣一來,貨代就能有更大的施展空間,如今找貨代公司發貨,只要出錢就行了,基本都不用自己擔心。無論是報關、拖車、場站裝箱都能“一站搞定”。不僅如此,很多貨代公司開始做起"供應鏈"的業務,包括貿易代理、融資代理和物流代理等。比如,外貿公司對外合同簽訂後,貨代公司全面託管,從銀行融資開具信用證、單證、儲運和售後服務全方位提供服務。

船公司一個細節的調整,不僅讓自己更大程度面對市場,也連鎖反應讓眾多貨代公司進一步實現縱深化發展,讓貿易公司和工廠發貨變得更輕鬆方便。

其實這還只是貨代在供應鏈方向發展的第一步而已,近兩年貨代軟件開發得到了相當大程度的提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Skylog貨代軟件的系統工作功能:滿足內部團隊協作的同時,更加註重同外部合作伙伴的在線協同。可以便捷地同主流即時通訊工具集成使用,完成對倉庫、車隊、報關行及海外代理的相關數據採集,無需人工輸入。系統自動根據進程向客戶推送最新動態。

對貨代供應鏈的一點探索

這就意味著貨代公司同倉庫、車隊、報關行及海外代理都能通過這一軟件形成平臺化的溝通交流,業務傳輸更快更便捷,各項數據也將更精準。貨代供應鏈真正從一個概念落實到一個軟件上面進而形成更有效緊密,更雜而不亂的商業生態系統。

而如今我國的貨代精英們,還在對貨代公司的發展和行業未來不斷規劃著。今後,只要像船公司改制或貨代系統技術跨越等這種進步的條件成熟,我國貨代的供應鏈還將有更多進步等待著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