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代難做,到底難在哪?

“現在的貨代行業,看似朝氣蓬勃,充盈著財富,但進去之後你就會發現和你去銀行,是一樣的,錢有的是,但都不屬於你。真是太難了!”這句話竟然出自於一個靠貨代起家走上人生巔峰的貨代老闆之口。

那麼貨代難做,這個“難”到底體現在哪呢?

貨代難做,到底難在哪?

如今我國是集裝箱進出口第一大國,貨代的難不在於沒市場。現在即時通訊這麼方便,同樣也不是難在找不到合適的貨主。難就難在沒有方向感!

我國的貨代行業,尤其是國際貨代,這兩年發展得太快了,經歷了05年的大起大落,經歷了這幾年逐步回暖,經歷了一帶一路,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機遇和危難。但走過來的那些貨代人,除了努力做好現在的業務,對未來依舊還是沒什麼預判和著眼未來的能力。

如何做能讓客戶黏度更強,怎麼做能吸引更多客戶青睞,如何才能賺取更多利潤,這些問題始終縈繞在每個貨代老闆的腦海裡。如今貨代電商愈發強勢,這些問題也愈發明顯。

今天這邊幾家貨代公司合作發展,明天那家貨代公司換用更先進的雲貨代操作系統,看著一家家貨代同行把自己的優勢打造得越來越明顯,即便當下強勢的貨代公司,坐吃山空也很可能不過是幾個月的事兒而已。

如果貨代行業是那種披星戴月,早出晚歸,體力不支,就能夠把市場開拓出來的,那貨代老闆要比現在容易得多,貨代公司也要更多。貨代的累在於,對過去沒有什麼經驗總結能用在未來,對未來又表現出迷茫和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如何能有效提升貨代公司的競爭力,給貨主更好的發貨體驗,能聯繫上貨主卻不知道如何能打動貨主更多得到他的青睞。

貨代難做,到底難在哪?

其實這也難怪,一方面是因為如今我國貨代行業發展太快有關,不僅專業人才短缺,在市場規劃方面也難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二來是各種機遇背後也都存在一定風險,正常經營的貨代不敢去賭。貨代電商大家都知道好,但有幾個敢於大筆資金和精力投資其中,去開發第二戰場?雲貨代操作系統,大家都知道好,但等到自己換的時候,還是會有安全性的顧慮和重新學習新系統的牴觸。

貨代難做,我們一定要承認,同時我還認為馬雲的那句話,很適合現在我國的貨代行情。今天很難,明天更難,但後天很美好!相信我們貨代人終有一天能走出來個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