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山峻岭,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梁山橫翠嶂

高路入雲空

好景來車外

坦途過眼中

遠村通大道

野水架長虹

佳絕二環路

風光冠蜀東

吟誦此詩

行駛在梁平“二環路”上

一路美景目不暇接

諸多有關幸福的感慨

油然而生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光影“二環路” 曾衛民/攝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2016年6月30日,歷經兩年建設,長約91公里的梁平“二環路”全線貫通。其以城區為中心,串聯仁賢、安勝、星橋、合興、梁山、雙桂、蟠龍、大觀和金帶9個鄉鎮(街道),銜接都梁山和高梁山。通車後的“二環路”似一條靈動的玉帶,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變僻壤為通衢,人們於峰迴路轉中,盡享暢通而安全的出行便利,讓沿途百姓稱讚不已。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航拍鏡頭下的“二環路”金帶鎮段 高小華/攝


如今,“二環路”儼然成為了青山綠水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逐步成為了一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環線公路,是我區第一條融合旅遊觀光、產業發展的農村公路,延伸著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夢想,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助推鄉村振興。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二環路”沿途風景旖旎 鄧志剛/攝


堅持生態保護 融入自然環境

現在的公路建設,已不是單純的為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還要讓鄉村能夠享受城市生活帶來的便捷,城市也能享受鄉村所擁有的山水田園風光。這就需要公路建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更加註重保護生態、融入自然。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二環路”鐵山坪段 範森/攝


“二環路”的人文景觀設計在堅持保護生態、融入自然的同時,因地制宜,根據每個鄉鎮(街道)觀景臺的場地大小、沿途景色、道路交通等自然條件,巧妙地進行構思。雖然這樣規模的公路隨處可見,但公路文化建設戰線如此之長,的確在國內少見。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必上梁山”是“二環路”梁山街道段標誌性景觀,位於高梁山腳。整個塑石長18.7米、高19.3米,面積達三百多個平方。名著《水滸傳》裡有個梁山,但此梁山非彼梁山,所以“必上梁山”巧妙地換《水滸傳》裡逼上梁山的“逼”為“必”,加以區分的同時,讓遊人產生“不到梁山心不甘”、“必上梁山看一看”的興致。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二環路”標誌性景觀“必上梁山” 陶開星/攝


沿著“二環路”來到梁山街道雲佛村高梁山中段鐵山坪處,是由三處觀景平臺組合而成的梁山觀景臺。三處觀景平臺,依山而建,遙相呼應,前後高低錯落有致,車行步道相互連接,儘量保持原有山體風貌,充分利用原有植被的同時,栽植有格桑花、桃樹、竹子等,以呈現更好的生態環境。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二環路”梁山觀景臺 高柔頡/攝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二環路”旁鮮花盛開 吳夢雄/攝


站在觀景臺上,可俯瞰整個梁平大壩田園美景;遠處的巍峨群山之間,“二環路”自山腳蜿蜒而上,正可謂“車行眾山間,人在畫中游”。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騎行“二環路” 周舟/攝

同樣,“二環路”合興鎮觀景臺建於原薄鬥梁之上,眾山環繞,可遠眺山下綠油油的秧田。特別是清晨,山下雲霧繚繞,幾棟綠瓦白牆的民房點綴其間,別有一番韻味。在文化景觀建設時,合理利用道路與觀景臺之間的小土坡修建了一個階梯式花園觀景臺,儘量保持原有山體風貌,既讓景觀臺更有層次感,又節約了建設成本。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二環路”合興鎮觀景臺 陶開星/攝


在小山坡景觀臺中心位置,還栽植了一株代表該鎮特色產業的百年柚樹,周圍種上菊花、黃葛樹以及灌木植物,站在觀景臺上,猶如人在柚樹下、身在花叢中,進一步融入到自然環境中。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深挖人文資源 展現地方特色

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梁平,不僅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更是旅遊資源豐富,人才輩出的地方。但梁平的地域性,讓“二環”的公路文化建設很難找到可參照的對象。為了保留地方特色,以及長遠的生命力,地方的人文資源成了公路文化設計的源泉,賦予地方特色歷史人文是整個“二環路”景觀設計的重點。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蜿蜒曲折的“二環路” 高小華/攝


“二環路”起於仁賢鎮,該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而位於蟠龍鎮的“蜀嶺雄風”景觀平臺,以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為觀賞扈家槽田園風光的絕佳之處。平臺外側修建218米棧道,以鋼結構加防腐木鋪裝,隨山就勢而成。不僅可以讓人閒庭信步,笑看雲捲雲舒,還成了遊人消暑度假、露營的絕佳之處。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蟠龍鎮景觀臺塑石 高柔頡/攝


利用崖邊護坡,拓有大型摩崖石刻蜀嶺雄風,總長171.6米,坡面最高18米,最低2.8米,其單個字最高5.8米,最寬3.8米,深度0.4米。“蜀嶺雄風”題字,出自清朝三任梁山知縣符永培,位於梁山古驛道“百步梯”段,因其書法的淳厚遒勁,至今190餘年仍被廣大遊客讚歎不已。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大型摩崖石刻蜀嶺雄風

唐代以來,梁山驛道“蜀道難”之稱謂也出於古道的“百步梯”路段,至今為梁平重點旅遊景觀。符永培曾主持纂修嘉慶《梁山縣志》,為紀念符知縣與梁山的情義,故複製鐫刻與此,以讓更多的人一睹為快。符永培的印章是從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館藏資料收集而來,為摩崖石刻增色不少。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大型摩崖石刻蜀嶺雄風 吳平/攝


此處,除了大型摩崖石刻蜀嶺雄風,還利用大面積護坡,篆刻了名人詩詞歌賦,眾星拱月般,完美展現梁平人文歷史的大氣磅礴、絕美壯觀,為梁平“二環路”的公路文化,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注重人們認可 留住鄉愁記憶

為了讓老百姓在人文景觀中能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憶起鄉愁,遠來的遊人能體驗到迴歸大自然的寧靜與山水田園風光,鄉土氣息的景觀設計成為了必然。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斜陽映照“二環路”


於是,“二環路”在建設時以樓臺院壩的形式作為了“二環路”的景觀設計風格,將從老百姓生活中提煉出的木、石、青磚、青瓦、石磨、石缸、石槽等老物件作為裝飾。在梁山觀景臺,其擋土牆便是利用老條石、石磨、石缸、石槽等鄉土元素砌成依山勢上行的花壇石坎,藉以展現巴渝的鄉村風貌。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二環路”旁的文化石 高柔頡/攝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同時

“二環路”各景觀臺(文化廣場)還將各自鄉鎮百姓普遍認同的東西作為特色元素,融入到景觀臺的建設中,大大增強了人們的認同感。

比如安勝鎮素有種植花生的傳統,於是在美麗的印屏山下,“二環路”安勝鎮文化廣場便以花生的外形為景觀的基礎造型,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路標與休息的場所。又如“二環路”大觀鎮文化廣場,以聞名四方的大觀白酒為主題,把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產業提煉出文化特色,用盛酒的器皿以及生產工具為元素,打造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廣場。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二環路”大觀鎮文化景觀臺 陶開星/攝


此外,“二環路”每個景觀臺的塑石都刻有相應鎮鄉的名稱,同時配以該鎮的地圖形狀作為紅色印章,更加彰顯當地老百姓的歸屬感。


如今,梁平“二環路”已不是單純的出行和歸途的道路,而是把土地上的特產運出去,把出門在外飄泊多年的遊子帶回來的道路,是一條能讓人憶起濃濃鄉愁的道路。其人文景觀的建設,有機融合交通文化與地方文化,高度濃縮了梁平的歷史文化、農業經濟的發展與成果,直接而精煉的傳遞給人們蓬勃向上、開放與發展的梁平形象,猶如穿越在崇山峻嶺中的“文化長廊”,成了我區第一條重要的旅遊觀光之路。

穿越崇山峻嶺,聯通城市鄉村!梁平這條“民生路”喚醒無數人的鄉愁


霞光籠罩“二環路” 曾衛民/攝


城市的集中和向心力,使人們的活動空間日益擁擠狹小,“二環路”更深遠的意義在於,讓人心聚集,把人群分流,使漂泊的人們找到歸宿,使不安的心靈終歸安寧。



記者 陶開星

部分圖片來自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