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開始提升的4個跡象


一個人開始提升的4個跡象

懂得下“笨”功夫

小時候看《射鵰英雄傳》,對郭靖的笨印象特別深刻。

金庸寫郭靖:“這孩子學話甚慢,還有點兒呆頭呆腦,直到4歲才會說話……”

江南七怪第一次見到郭靖,韓小瑩一聲長嘆,眼圈兒不禁紅了,全金髮道:“比武之事,咱們認輸算了。”朱聰道:“這孩子資質太差,不是學武的胚子。”

郭靖學功夫笨得出奇,6個師父的本事,學了10年,只學了個皮毛。

郭靖初入江湖,各種被虐,但是碰到洪七公,學降龍十八掌,卻一氣呵成;後來學各種上乘武功,都毫不費勁,最終成為一代大俠。

有人說,這是因為江南七怪教得太差。其實,郭靖後來學得快,就是因為他前面的基礎紮實。笨人郭靖,10年來風裡雨裡不停地練,不管會與不會,他始終堅持。

萬維鋼說,人有兩種成長曲線:一種是對數增長,另一種是指數增長。對數增長,是指初期增長得非常快,效果立竿見影;指數增長,是指開始你根本看不到效果,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你感覺自己寸步難行,但是日積月累到某一個臨界點,你豁然開朗,跳到了一個曾經渴望的制高點。

肯下笨功夫的人,經歷的就是指數增長。

懂得 下“笨”功夫,這是一個人的層次開始提升的第一個跡象。

一個人開始提升的4個跡象


懂得做減法

很多人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就能活得越幸福。看了《少即是多》,你就會領悟到,將物質做加法並不能換來人內心的豐盈;只有擺脫物質的束縛,增加體驗,人才能向幸福靠近。

學會做減法,在物質方面不要再追求多多益善,衣服越來越少,但件件合乎心意;家裡的用品也添置得越來越少,只買真正需要的經典款式。

梭羅說:“把一切不屬於生命的內容剔除,簡化成最基本的形式。”

當把“冗餘”剔除,從“多”中徹底抽身出來,就開始懂得關注精神的需求,就不再像以前那樣有時間就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地買買買,而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看書、旅行和至交好友身上。

當你開始向內探尋後,你的內心就開始變得越來越豐富了。

孔子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顏樂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極簡是最高級的活法。

懂得做減法,這是一個人的層次開始提升的第二個跡象。

一個人開始提升的4個跡象


懂得為自己留白

在《安靜的力量》一書中,作者皮克講述了一個故事。

他有一次坐飛機從法蘭克福去洛杉磯,身邊有一位年輕的女士,她在12個小時裡,始終安安靜靜地坐著,只是靜靜地坐著,沒有看書,沒有睡覺,也沒有玩手機。後來,皮克和這位女士交流,她說她喜歡在飛機上釋放身心的壓力,飛機落地後,她就可以滿身輕鬆地享受假期,或者投入工作。

我們平時習慣把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掛著一身疲憊和滿心焦躁,緊鑼密鼓地不斷向前跑。

其實,靜下來,適當為自己留白,體驗安靜的力量,我們才能消除疲憊,煥發生機。

暢銷書《失控》的作者凱文·凱利有時會到亞洲的一些村落旅行,一去幾個月,不帶電腦,不用智能手機,他說:“我嘗試保持與各種科技的距離,這樣我才能更容易記住我是誰。”

靜,是人生效能的源頭。

懂得為自己留白,這是一個人的層次開始提升的第三個跡象。

一個人開始提升的4個跡象


懂得矛盾是生命的底色

《了不起的蓋茨比》裡說:“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而且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混沌大學的創始人李善友在每次演講前,都會說一句話:“我所說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生活這麼複雜,哪來的標準答案?

羅振宇說:“在說出‘我認為’3個字之後,要允許自己改主意、變結論,不要因為害怕有人嘲笑說‘自己打自己的臉’,就停止對任何問題的重新思考。如果我們讓過去的答案成為前行的枷鎖,那才是真正地打自己的臉。”

我們都曾經特別崇尚標準答案,也特別喜歡對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下一個終極結論。當我們用確定的答案,瞭解不確定的人和事,就簡單粗暴地阻止了自己探索的腳步。

財新傳媒的創始人之一王爍說:“所有人都有內在矛盾,在矛盾中感到不適的是普通人,而在矛盾中自如轉換的那些人,將其變成了創造力的源泉。”

生活沒有答案,甚至答案本身就相互矛盾,我們要一邊前行,一邊更新。

懂得矛盾是生命的底色,這是一個人的層次開始提升的第四個跡象。(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