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追求團結統一,把這看作“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無論哪個民族建鼎稱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國家,而且越是強盛的王朝吸納的民族就越多。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視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正統,強調“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都是大一統的組成部分。

——2014年9月28日,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出處】

出自(戰國)子思《中庸·第三十一章》。

原文: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

【釋義】

隊(zhuì):同“墜”。

車船能行駛到的地方,人跡能到達的地方,蒼天覆蓋之處,大地承載之處,日月所照之處,霜露所降之處。

【啟悟】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共同體就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有共同認同的血緣融通、流動交匯的有機體,是一個歷經五千年風雨鍛造而成的“多元一體”的命運共同體。

“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是各民族兒女共同開發的;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兒女共同創造的。我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和發揚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的好傳統,牢記民族團結就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切實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的石榴之樹才會結出顆滿籽飽的石榴之果,中華民族這棵參天大樹才能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