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產60年,大慶油田「長壽」有祕笈

稳产60年,大庆油田“长寿”有秘笈

【無所不能 文 | 張琪】一提到大慶油田,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誤解:現在可不行了,要枯竭了!

然而,一份喜人的成績單讓流言不攻自破。2018年上半年,大慶油田實現國內外油氣產量當量2068萬噸,其中國內生產原油1592.02萬噸、天然氣22.33億立方米,實現雙增長。仍可佔全國油產的五分之一。

一座油田的壽命大概二三十年,而大慶油田卻經歷了近60載春秋。從開發初期的鑽一口井就能自噴,到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抽油機,連續27年保持5000萬噸穩產,2003年後一直維持在4000萬噸以上,只有在2015年產量略有下降。

在持續穩產數年後,再提出“增產”的大慶油田到底是“英雄遲暮”,還是“老當益壯”?

稳产60年,大庆油田“长寿”有秘笈

資源有限,技術創新無限

1959年一個秋日,在松嫩平原上一個叫“大同”的小鎮附近,從一口名為“松基3井”的油井裡噴射出的黑色油流,標誌著大慶油田的發現,結束了中國的油荒歷史。

第二年,大慶石油大會戰正式打響,原油產量不斷翻番。自1960年開發以來,已累計生產石油23.5億噸,可佔國內原油產量“半壁江山”。

開發初期,大慶的石油都是自噴的,一鑽下去後,由於地底的壓力油自然就冒出來了。1985年後,大慶油田開始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2006年開始,油田綜合含水已經超過90%,也就是說,100噸液量中只有10噸是原油。

油氣生產都會經歷產量遞減、成本上升,這是不可避免的規律。從1976年到2002年,大慶油田連續27年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高產穩產,但自2003年起產量下滑至4000萬噸,2015年已跌至3838.6萬噸。

面對開採難度越來越大,大慶油田提出了“資源有限,創新無限”。上世紀90年代,在精細地質研究基礎上,綜合地球物理測井等工程技術,大慶油田形成了“穩油控水”結構調整技術。

油氣開發過程中,最核心的、最關鍵的就是驅油技術。大慶油田驅油技術現已經實現三代更迭。三元複合驅大幅度提高原油採收率技術現已成為大慶油田的“名片”。

無所不能記者(ID:caixinenergy)走訪了這項技術的所在地——大慶第三採油廠第一油礦北II-7二元調配站。伴隨著轟隆隆的響聲,在悶熱的廠房,鹼液和稀釋後的表活劑被配置成高壓二元液,送到三元注入站,和聚合物母液一起注入地下。

據調配站負責人介紹,這種混合液體有助於將高含水後期時殘留在地下的原油採出,可在油田含水率達到98%的極限開採條件下,再提高採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2017 年,大慶油田三元複合驅產油達到416.6萬噸,相當於找到了一箇中型油田。

通過技術革新,大慶油田在2016、2017年再次實現了4000萬噸以上的油產。不僅如此,大慶油田還有“增產”計劃。按照《大慶油田振興發展綱要》規劃,從 2020年到2035年,大慶油田國內外油氣產量當量將保持在4500萬噸以上。

節流開源、精細化管理

大慶油田之所以能“超長待機”與精細化管理、節約成本、拓展業務不無關係。

“精注一方水、多產一噸油、節約一度電,少用一方氣”,這是大慶油田採油八廠對自己提出的“嚴苛”要求。作為外圍油田採油礦,採油八廠第二油礦曾受困於單井產量低、整體能耗高,生產管理難有突破。

秉承著“一切成本皆可降”,採油八廠明確了“增儲上產、控本增效”目標,保持了10年連續上產,還實現了“三降”:耗電降、耗氣降、操作成本降。

這一做法只是大慶油田降本增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大慶油田深入實施開源節流、降本增效。今年上半年,大慶油田未上市業務大力推進扭虧增盈,工程技術、工程建設、裝備製造、油田化工、生產保障、多種經營等單位,嚴控材料費、燃料費等成本支出,千方百計開源增收。

開源,由“坐商”變“行商”,擴大增收渠道,提高創效能力。今年上半年,大慶油田實現外部市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5%。其中,走出國門,海外市場收入52.55億元,同比增長43.3%。

從1998年物探隊伍進入委內瑞拉施工,到2017年國際業務實現收入96.3億元;從第一次走出國門,到足跡遍及伊拉克、沙特、蘇丹、南蘇丹、蒙古、印尼等26個國家;從單一業務闖市場,到油田開發、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石油裝備等四大業務“走出去”……

大慶油田先後中標魯邁拉鑽機總包服務項目,南蘇丹、伊拉克潛油電泵租賃服務合同,簽約庫爾德鑽井、南蘇丹3/7區鑽井、艾哈代布鑽井服務等項目,油服業務實現收入19.17億元,同比增長19.75%。

“過去,對採油隊來說,最大的任務是完成原油產量指標。如今,建設效益型採油隊成為重要目標,為此,小隊致力於少投入、多產出,提高原油生產的附加值。”據採油一廠北一採油隊負責人介紹。僅修井一大隊班組用工就降低15%,單井搬遷時間縮短2小時、成本降低12%。

這種變化也發生在中油電能身上:11家成員單位“瘦身”為9家;總部機關科級以上機構由54個壓減為“7部1室1站”,總人數由過去的445人壓減為100個管理崗位;將分散在廠網多個大隊級單位的運行、檢修業務、管理層級由三級壓縮為兩級,專業部門直接管理到班組……

在裝備製造集團抽油機制造分公司抽油泵製造廠,記者看到鉗工組裝區有個鐵絲網圍成的區域,上面掛著牌子:組裝超市。這是他們創新管理去庫存的新舉措,不同型號不同技術要求的抽油泵產品被分類後,於生產前挪移到組裝超市中,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稳产60年,大庆油田“长寿”有秘笈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找能豆君 | icaixinenergy ; icaixinenergy2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