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三大地殼運動理論概述

一.首先了解什麼是地殼

這裡說的地殼,其實指的是岩石圈。

地球半徑平均6370千米。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三大地殼運動理論概述


1.地殼

平均深處17km以上部分為地殼,陸地平均33km厚度,海洋平均7km厚度,最薄處是深度為11km米的馬裡亞納海溝,地殼1.6km。


2.地幔,軟流層和岩石圈

平均深度2900km到地殼之間的部分叫地幔。其中平均80km以上的部分,包括地殼,叫岩石圈。400km到80km部分叫軟流層。


3.地核

地心到地幔之間叫地核。


二.三種理論概述


1.大陸漂移


  1. 發現原因:人們發現巴西東部和幾內亞灣很契合,而且兩地的生物化石也有一定親緣性。
  2. 提出:大陸本來是一塊,後來飄開了。
  3. 對象:陸地。
  4. 動力:地轉偏向力和萬有引力。
  5. 界面:大陸在岩石層漂移。
  6. 優點:打破了大陸固定不動的傳統觀點。
  7. 缺點:陸地漂移界面太粗糙,阻力過大,地轉偏向力和天體間萬有引力不足以推動大陸分離和移動。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三大地殼運動理論概述



2.海底擴張


  1. 發現原因:人們發現海地山脈處地質最年輕,距離海地山脈越遠處地質越老,而且兩邊呈現對稱分佈,而且整個大西洋地質年輕都不超過2億年。
  2. 提出:地殼在海地山脈處由地幔對流產生,新地殼的產生推動兩邊地殼的運動,最遠端的地殼遇到密度較低的地殼會沒入其下,由於大西洋地殼運動速度是4cm,差不多兩億年能夠運動完一個單程,所以地質年齡不超過2億年。
  3. 對象:岩石圈。
  4. 動力:地幔對流。
  5. 界面:地殼(岩石圈)在軟流層運動。
  6. 優點:給大陸運動提供了動力來源,以及運動界面相比較而言阻力降低很多。
  7. 缺點:還不能解釋山脈等地質現象。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三大地殼運動理論概述



3.板塊構造


  1. 發現原因:人們綜合了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理論,同時考慮山脈,地震帶,火山帶等地質現象。
  2. 提出:地球大陸本來是一個整體,岩石圈是很多板塊構成,大陸在板塊之上,板塊在地幔上升處分離,導致其上的陸地也會分開,在遠端處密度較大的板塊沒入較小的板塊下,其上的陸地也會慢慢靠近,擠壓形成了山脈。
  3. 對象:岩石圈。
  4. 動力:地幔對流。
  5. 界面:地殼(岩石圈)在軟流層運動。
  6. 目前是最權威的地殼運動理論。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三大地殼運動理論概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