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鐘樓賦

大荔鐘樓賦

大荔城北,始建鐘樓,鐘聲清越,盪滌凡俗。迎朝陽而清鳴,醒荔民而矻矻(1);播核心之價值,化縣域之黎庶。

拾階登樓,思接今古。三輔重鎮,三秦通衢;豐圖義倉,岱祠岑樓;同州梆子、阿壽苫鼓;承傳統之精髓,續輝煌至無極。虞芮相爭訟於周,從此講理讓畔畦(2);結草銜環報恩德,孝悌善行遍城俚(3)。

環樓漫步,胸闊無垠。東接中條,河分秦晉;南望秦嶺,如屏似錦;長安西通,渭塬北枕。三河滋潤,沃野千里。溼地湖泊,荷鸛競麗;御苑疊浪,林幽沙逸;陝菜代表,大荔美食。養邦靖名垂青史,培楊堅千古一帝。

朝陽朗照,鐘樓輝煌。十九大精神指引方向,大荔縣幹群齊心拼創。美麗鄉村、全域公園,體育旅遊,唯我為先。

嫋嫋餘音,連綿不絕。幸福同州,人民永得。

戊戌年戊午月辛未日大荔俗人李躍峰撰

大荔鐘樓賦

隋文帝楊堅

大荔鐘樓賦

豐圖義倉

大荔鐘樓賦

沙苑美景

注:(1)、【矻矻】:(ku勤勉勞作的樣子)

(2)、【虞芮相爭訟於周,從此講理讓畔畦。】:殷代末年。芮國和虞國都土地狹小,人民稀少。兩國國土相鄰。在兩國交界的地方,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一直是兩國爭奪的焦點。雙方都為爭奪這塊國土,使盡了渾身解數。但就是解決不了問題。無奈之下,他們決定讓周文王來裁定。於是,雙方的國君都帶著必勝的爭鬥之心,來到周國,聽周文王的裁決。一進入周國的地界,兩國國君看到一派和氣昇平的景象。在田野,農夫相見,總是相互謙讓道路。都將耕牛趕在路邊,請對方先走過去。在周國的城市裡,來往於活的都是中青年人。老人們悠閒地過著清閒的生活,孩童們都天真爛漫地追逐嬉戲。周國的官員各人都安於自己的職位,沒有一點爭寵爭權的氣息。看到這一切,兩國的國君都十分羞愧,同聲說:“我們都是小人啊!哪配去請周文王裁決是非呢?”兩國國君回到各自的國家,都相互推讓原先爭奪的那一片土地。自此以後,兩國都以道義為重,過著平安自在的生活。影響了世世代代的大荔人民。

(3)、【結草銜環報恩德,孝悌善行遍大荔。】:“結草銜環”的典故見於《左傳.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晉,晉軍和秦兵在晉地輔氏(今陝西大荔縣)交戰,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二人廝殺在一起,正在難分難解之際,魏顆突然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使這位堂堂的秦國大力士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當場被魏顆所俘,使得魏顆在這次戰役中大敗秦師。原來,晉國大夫魏武子有位愛妾祖姬,無子。魏武子生病時囑咐兒子魏顆說:“我若死了,你一定要選良配把她嫁出去。”後來魏武子病重,又對魏顆說:“我死之後,一定要讓她為我殉葬,使我在九泉之下有伴。”等到魏武子死後,魏顆沒有把祖姬殺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給了別人。其弟責問為何不尊父臨終之願,魏顆說:“人在病重的時候,神智是昏亂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據父親神智清醒時的吩咐。”晉軍獲勝收兵後,當天夜裡,魏顆在夢中見到那位白天為他結繩絆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說,我,你所嫁出去的夫人的父親,你用了先人發給你的好的命令,沒有讓我女兒陪葬,所以我結草抵抗杜回來報答你!從此孝的善行便播行於大荔全境。

(4) 、正文:309字;

含日期撰寫者姓名,326字。

大荔鐘樓賦

李躍峰,筆名(網名)山野俗人,陝西省大荔縣人,生於1966年10月。曾在國家各級報刊發表作品,獲省級以上獎勵多次。其中,中篇小說《梁燕妮》於2010年獲得了首屆全國“銅鑼灣”杯徵文大賽二等獎,欄目劇《咱們村的監委會》獲得了2011年全國廉政短劇大賽銅獎,短篇小說《書怨》獲得了2009陝西省首屆“益秦”杯“與法同行”徵文大賽優秀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